接连几天似乎都与控烟有关。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将在全国启动为期一年的“无烟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媒体报道,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正式施行。控烟话题众望所归地成为近日舆论焦点。(6月2日《南方都市报》)
控烟成败,和烟草业体制改革有关。因为,烟草业政企不分,烟草专卖局一方面肩负立法和敦促禁烟的重任,一方面又承担增加生产销售、促进烟草产业发展的职责,就像硬币的正反面统一于一个整体。显然,只有政企分开,才能让政府部门和烟草企业回归自己的角色,控烟法律才能落地生根,这也是根治烟草顽疾的上策。
无论上调消费税,还是开出罚单,都证明控烟政策会越来越严。只是,“最严”二字不容易落到实处,一是国人对公共场所吸烟的容忍度较高,二是烟民违法成本低导致放松自我约束,三是烟草业连图片警示的国际惯例都不遵守。这么一来,被抓现行的烟民或商家,只会自认倒霉,而不会形成控烟意识。
仔细想想,罚款、增税等“最严”控烟手段,全都一股脑地“招呼”到烟民头上。烟草部门有两副面孔:对民众解释说,我收烟民的税,我罚烟民的款;对烟民暗示说,民众禁烟呼声太高,你多掏钱点配合一下,鼓励甚至诱惑他们买烟。如此左右逢源,既堵了民众要求控烟的舆论,又挣了烟民手里的钱。“最严”控烟一旦遭遇政企不分,反而成了烟草业装点门面的旗号,成为摸着石头不过河的借口。
简而言之,主导控烟者却是控烟的最大阻力,他们制造了一个畸形的垄断市场,为保证利润和税收,限制烟民的同时又保护他们,像极了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毫无疑问,这也是种种“最严”控烟手段都针对烟民而非烟草企业和主管部门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一边制定规则一边控制市场,根本不把民众为烟草付出的健康等社会代价当回事儿,更何谈补偿。
此时,民众对“最严”控烟是否动真格只有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烟草主管部门是否肯自我革命,比如放弃垄断的烟草市场,尝试政企分开,站在国民健康和公众利益的角度,做一个合法合理的烟草业管理者,而不是和烟草利益集团捆绑在一起,甚至去找“烟草院士”背书。
文/赵查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