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依元
最近,浙江日报连续刊登《三问城市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城乡能否赛一赛》《垃圾分类,“僵局”何解》,引起各方热议。人民日报也刊文介绍上海创设“绿色账户”激励垃圾分类经验。日前,笔者参加了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组织的“跟着垃圾去旅行”活动,了解到目前宁波城区垃圾分类离全社会参与尚有很大距离,然80%的居民都表示支持分类,但“知易行难”,真正参与的并不多,准确分类率只有8%。垃圾分类亟待人人参与,成为甬城居民生活“新时尚”。
垃圾分类参与率不高原因何在?
对“垃圾围城”危害及垃圾处理意义认识不足。人人制造垃圾,人人厌恶垃圾,但不一定人人都关注垃圾。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然而,人们却因缺乏危机感,而没有行动。
对垃圾分类价值认识不足。“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分类有利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居民家中产生的垃圾过半是厨余垃圾,多是食物残渣、果皮等,有机物含量很高,通过生化处理可生产沼气。目前宁波中心城区日均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远超过原先设计处理能力。如鄞州生活垃圾填埋场伴随日处理量的增加,设计使用年限已从20年下降到了14年。若填埋量继续增加,使用年限还将继续缩短。而现在这些填埋垃圾中,很多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如果能从源头上做好分类,就能大大减轻填埋压力,还能产生生态与经济效益。
对垃圾分类有畏难情绪。垃圾分类要说容易,那就是举手之劳。看似不难,为什么不愿做?有居民认为垃圾分类“像是做一道选择题”,“记不住”。畏难情绪导致垃圾分类推行多年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应对症下药: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关于“垃圾是废物”旧观念,确立“垃圾是宝,可化腐朽为神奇”的新观念;增强垃圾“兵临城下”危机感;提升对垃圾分类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针对居民畏难情绪,既要有思想开导、榜样示范,也要有硬性应对措施。可把分类原则形象化、有序化:如四类垃圾标为蓝绿红黑,各归其位;将其编成顺口溜,设计、推广分类表格,在垃圾箱附近张贴简明醒目的标志,居民能够对垃圾“归属”一目了然,不会扔错地方;或在垃圾箱与垃圾袋上详细标明分类物,也有助于“对号入座”。日本横滨的《垃圾分类手册》长达27页,家庭主妇一般都会在厨房里放一本手册,随时翻阅。我们也可借鉴。
垃圾处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垃圾分类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倾力而为。它既需要城管、环保、社区、教育、住建、媒体等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也亟待从我做起,人人参与,构建全面、有效的社会参与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