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海
不少经过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前洋互通枢纽的司机发现,这里的高速公路标志牌有中英文双语。这是我省高速公路上第一块“讲双语”的标志牌,今后,我市绕城涉及的318块标志牌将全部会有“洋名字”(6月18日《宁波日报》)。
城市公共标识标牌设置,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文化蕴涵和开放程度。统一、完善的城市公共标识系统,不仅能够给市民日常出行和外地游客来甬观光游览提供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还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内涵,打造开放、包容、规范、有序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
城市公共标识标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眼下正在更新的高速公路“指路牌”,其它的还包括旅游景区的指引标志,城市街区、道路、桥梁的名牌,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的指示牌等等。前些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借助奥运会、世博会和APEC会议等重大国际赛事、展会和会议举办的契机,对公共标识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使得城市的形象焕然一新。相比较而言,尽管我市从去年开始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并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但标志牌类型不全、功能单一、数量不足、缺乏统一规范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
作为国家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近些年来宁波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和活跃,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继去年成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后,今年我市又刚刚举办了浙洽会、消博会和首届中国-中东欧贸易博览会,并提出了将中国-中东欧贸易博览会打造成永不落幕盛会的目标。最近有报道显示,光来甬参加本届中东欧博览会的外宾就达1.6万人。此外,常住宁波和来宁波旅游、从事经贸活动的外国人,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是,每天出门碰到的不同肤色的“洋人”越来越多了。因此,推进规范公共标识的设置工作,可以说是迫在眉捷了。要拿出有力举措,抓紧把“双语标牌”设置这一门“基础功课”补上。
当然,城市公共标识的设置,涉及面广、投入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还是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至于哪些需要抓紧实施,哪些可以分步到位,则应结合城市功能和发展规划,很好地进行论证,排一排时序。像正在实施的中山路改造工程,在街景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相应的双语标志标牌的设置也应同步到位,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其它的如轨道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区块的建设,也是如此。
另外,“双语标牌”的规范性、准确性,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国内一些城市,在这方面就闹过笑话、出过洋相。为防止出现外国人“看不懂”、被误导的问题,“双语标牌”设置应广泛参考国外公共场所英语标识,深入听取专家和相关外籍人士的意见,使之符合国际惯例和外国人的语言习惯。总之,外国友人来了,我们既要开门纳客,也要让他们“摸得着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