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防范官员涉毒,监督不能缺位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25 10:33:48   稿源: 京华时报

  官员吸毒不仅是个人违法和社会治安问题,还是腐败毒瘤和社会病灶。禁毒工作不仅要增强力量、加大力度,更要畅通内部监督渠道,让公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作用。

  过去一段时间,演艺明星涉毒不断东窗事发,被人调侃上演了“监狱风云”。但是,娱乐化的解读背后,日益严峻的禁毒形势不容忽视,吸毒也不仅是演艺圈独有的现象。国际禁毒日之前发布的《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中国吸毒群体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

  明星的关注度高,一旦涉毒几乎无所遁形。但公务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吸毒,被公开曝光的还比较少,即便有也是因为其他问题被查,拔出萝ⅳ带出泥。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云南省楚雄州“吸毒州长”杨红卫、湖南临湘原市长龚卫国等。在个别地方,还发现了官员聚众吸毒的情况。

  吸毒群体的扩大,反映禁毒形势的复杂和严峻。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出现,让毒品变得更容易获取,吸毒成为一种社交形式,娱乐型吸毒和社交型吸毒成为新现象。官员也是凡人,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肯定有意志不坚定者,抵制不住诱惑,成了瘾君子。

  公务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吸毒,与普通人躲在自己家里吸毒还不一样,产生的影响和后果都很严重。首先,吸毒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惩戒。官员是公众人物,更应带头遵纪守法,官员吸毒突破了法律和道德底线,严重损害公务人员形象。

  而且,“黄赌毒”往往相伴而生,吸毒还会滋生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实际上,吸食毒品花费不菲,需要从专门渠道获得。官员吸毒很少是自己花钱去买,很可能是接受贿赂招待,往往伴随行贿受贿和权钱交易。

  由此可见,官员吸毒不仅是个人违法和社会治安问题,还是腐败毒瘤和社会病灶。对“带毒上岗”的官员,应该严查严惩,并公之于众,让其无所遁形。

  按理说,官员是标准的公众人物,要正常履职,就要不断出席公开场合,跟公众面对面接触交流。官员染上毒瘾,其实很难完全把自己隐藏起来,要发现蛛丝马迹并不难。有被查出的毒瘾官员,他吸毒的事也几乎尽人皆知,甚至在开会时公然吸毒,却没有人监督制止或采取强制措施。

  很多人注意到,在明星涉毒被抓事件中,总有“热心群众”的举报,哪怕他躲在自己家里,也难逃法网。那么,官员吸毒,“万能的群众”哪去了?面对严峻的毒品形势,禁毒工作不仅要增强力量、加大力度,更要畅通内部监督渠道,让公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作用。有那么多人盯着,吸毒官员就无处藏身。

  丁永勋

编辑: 沈媛仪
 
宁波盲人考生:励志故事不褪色,需要现实支撑
·马云写信:对失意考生最好的宽慰
·对白岩松的批评还请降降火
·1年半46亿存款失踪 银行无辜么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刷卡提醒的“看人下菜”,或是挖空心思地“有偿服务”,在潜移默化之下,无异于将这种温馨提醒变成了“嫌贫提醒”。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把一项对精神病人的公共服务只是以“指标”的形式摊派,无疑是典型的“昏政”与“懒政”行为。
辣评(lp)--稿件模板
    因偏见和成见进行先入为主的舆论审判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媒体和看客,可监督,可追究,却不该胡乱猜疑甚至造谣传谣。
观点集粹(gdjc)
“桌前嘴边”是严打“僵尸肉”的最后红线
“僵尸肉”入境谁该感到耻辱
观点集粹(gdjc)
职工探亲假亟须全面落实
探亲假“名存实亡” 需依法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