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重蹈覆辙的究竟是暴雨还是责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30 15:13:25   稿源: 光明网

又入雨季,各地陷入到“看海模式”。只是让人颇为不解的是,这样的节奏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且年复一年。无论是像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是乡村,很多经久的问题都经过一番雨水的冲刷,再一次直接裸露在了外边。

暴雨,年年都会在曾经遭遇暴雨灾害的地方,继续上演一轮自然的不满。这是暴雨喜欢重蹈覆辙,还是自然选择之外,这片土地之上的人,出了问题?显然,当暴雨酿成了灾害,所追问的必将是公共责任。

而事涉公共责任最为直接的提供维护者——各地管理者,总在雨季之前发誓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然而一场大雪最终都会浇灭美好的“誓言”。尽管这些年,因为城市内涝在一些地方也出现过零星的问责,但再遇暴雨时,官员此前的承诺并无明显的效果。这让很多人滋生了一个直接的疑问,明知道有暴雨肆虐,为何不能提前治理排水工程呢?到底是公共管理者的无力,还是排水系统真的很难治理?

中国城市的排水系统,因为标准过低的缘故,面对大范围且普遍性的内涝,短期之内的确很难治理。短期很难治理这是客观因素,但于公共管理者来说,治理还是没有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需要同遭遇暴雨之后那些角落易出现内涝这类信息,一起公布给社会公众,如此纵然是短期无法治理,社会亦会对公共管理者抱以了解,而非现在舆论的普遍性追责。

可事实上,一些地方治理城市内涝,仍遵循这大灾才有大治的思维模式之中。小雨小患并不重视,待到大雨大患之后想起了大治,却囿于各种因素客观上难以推进。不过这对于官员来说并不要紧,客观上的不能大治,但主观上很容易轻许一个短期根治的承诺,结果民众对于公共管理者的信任度越来越低,治水需要的合力难以归结。

而公共信息的公开,如同涉及民众生活安全与便利的治理内涝一样,都是一个有方子执行不到位的“顽疾”。现在一些城市受了灾,灾后连一张基本的实际受淹范围图都没有留下来,哪些地方、什么原因发生的人员伤亡,也无人去整理分析,更惶论提前发布准确的内涝预警信息了。

与此同时进行的,则是城市整体发展加剧着内涝的更大可能。尽管当前国家出台政策对大城市的边界给出了限制,但边界之内的城市发展中,随着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不断扩张着道路,不断硬化着道路,进而导致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使得土壤本身失去了蓄水能力,进而加剧了原本羸弱的排水系统。如正在内涝的南京,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此前南京曾砍掉了许多梧桐老树。

而这样与解决内涝相逆的思维,近些年也蔓延至了乡村。乡村的建设遵循了城镇化的路径,未能先建排水工程便仓促间改造了乡村,加之乡村劳动力的外放和话语权的沦丧,使得公共管理者面对可能受灾的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排水工程要么久坏不休,要么重修的质量欠佳,很多人抱着应付一年算一年的心态。

于是,当暴雨来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所暴露的问题,都能归结到一个曾经无数次被提及的话语上来——排水不畅、应急机制僵硬。当然,没有人苛求一年的时间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能越来越严重,应当成为公共管理者在空许承诺前的共识。

一味地依靠暴雨来推动公共管理者前行和公共政策的改良,总觉得有些别扭。面对年复一年的讨论与重蹈覆辙的暴雨,难道真要步入曾经调侃的语境里——城市要进步,全靠大雨灌?(马想斌)

光明网邮箱

编辑: 沈媛仪
 
从裸模到女体盛宴 车展不该一次次登峰造极
·南京车祸剧情反转,得有个解释
·8年无亏的“股神”是怎么炼成的
·刘翔离婚,最无辜的是红烧肉?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养老金投资股市,既然征求意见,笔者也敬上一言:别把“活命钱”不当钱,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辣评(lp)--稿件模板
    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提高办学水准上,把有限的精力花在学生的鉴别和培养上,栽下梧桐树,还愁凤凰来吗?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我们还在“智力第一”的指挥棒下执迷不悟,培养出来的脆弱的下一代,面对人家坚毅的年轻人时,还能胜出吗?
观点集粹(gdjc)
何必纠结长城到底有多长
没有“野长城”只有“野管理”
观点集粹(gdjc)
北大清华“对打”的寂寞,你要懂
北大清华“互骂”,顺藤摸瓜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