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昌俊
28日上午,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点名”5位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在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审计报告中,公开点名到具体违法违纪人员的做法,尚属首次。(6月29日《北京青年报》)
审计报告点名部委的违纪行为,已不算新鲜事。从民众的期待来看,指名道姓指向具体个人的“点名”批评,似乎更具震慑力。此次审计署报告打破惯例,首次公开点名5名违法违纪公职人员,或正契合了这种期待。而在反腐语境下来观察这一不同寻常的细节变化,它更或预示着反腐布局的某种新动向。
点名批评在十八大后其实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种惯例。如在每周通报之外,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专门在首页开通了“点名曝光”专栏,每天实时发布各地、各单位通报的查处案件。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也曾提到了反腐工作中部分落马官员请求“别给曝光”的问题,他强调,“就是不处理,也得曝你的光”,“对腐败问题中纪委坚持一条,就是曝光”。审计署虽然与纪委存在职能上的差别,但同样作为官员违法违纪的重要发现力量,点名问题官员,已然更具震慑力,亦契合当前的反腐期待。
从此次被点名的5为违法违纪人员来看,它们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刘家义在报告中指出,审计移送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涉及公职人员2200多名,多与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内外勾结有关。上海市电力公司原总经理冯军,将最优质的一家企业以最低溢价率定向转让给特定关系人,南方电网原副总经理肖鹏,亲属涉嫌利用多家电力供应商的内幕信息炒股等,都可谓是“滥用权力”的典型案例。而云南省第一医院原院长王天朝,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原总监郭振玺等此前已备受关注,审计署的披露进一步满足了公众在反腐上的知情权。
可以说,无论是延续了反腐上的“点名”惯例,还是审计署点名所指出的问题,都共同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交集”,即审计署与纪委监察部门的合作与对接将更高效,更紧密。另一个极具信号意义的细节是,这次审计工作报告就是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的四大主题进行,其中“反腐”被置于第一位,足以反映其被重视的程度。而去年各项审计共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800多起,更显示了审计工作在发现违法违纪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根据中央纪委官网报道,在前几轮对国有企业的巡视中,“审计先行、巡视跟进”的思路已初露端倪。如从今年开始,每个中央巡视组配备2名审计人员,由国家审计署统一抽调,一年一轮换,更好发挥审计部门的专业能力,协助巡视组更好更快地突破问题。且审计署每年初还将通报审计计划,具体巡视时,还会提供审计报告等相关资料,真正实现审计与巡视的亲密合作、无缝对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是,此次被审计的14家央企中,就有12家央企均已被中央巡视组所巡视。
反腐需要审计部门的专业支持,将审计的作用发挥最大,同样离不开纪委监察部门的调查跟进。这方面亦是民众的期待。如在2013年就有民众在“四风”意见中表达了对“审计与纪委合署办公”的期待。对此,审计署回应称,审计署是依据宪法设立的,审计与纪委合署办公一事,涉及法律、行政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深入研究,从长计议。“合署办公”尚需从长计议,但更紧密的合作似乎已经开始。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反腐布局中,审计署的地位与作用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是反腐步入深水区,向高效化、专业化迈进的一种必要补位。这也意味着对于深水区反腐的反腐力量布局,正在强化,此番“点名”或只是开始。(朱昌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