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的数字版编辑最近自曝了一个秘密:他们的新任主编简直就是劳模。没有办公室,24小时不休息地工作,每天会从300多篇各式文章中挑选最火的,推荐给各大版面以及社交媒体。这是因为,“他”其实是《纽约时报》内部团队通信软件上的一个机器人。
找最容易火的文章,是编辑们最头疼的事情。但新主编根据“前沿和复杂算法”选择的文章,点击量居然能够达到非推荐文章的38倍,而且附送做题、摘要、配图等工作。乐观的编辑对“他”越来越依赖,“让技术解放劳动力,我们专心做原创,有何不好?”
但有人并不认同。读者在留言中提问:机器这么能干,还要人干什么?确实,很多工作,是因为人的复杂性才有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全领域的普及,很多科学家、社会学家都在思考,当机器夺走了工作,人类的未来在何方。
长久以来,大家始终认为,技术在消灭传统就业机会的同时,还会创造更新更好的就业机会。但康奈尔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主任胡迪?利普森指出:技术确实是在减少传统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更新更好的就业机会,但其创造的新兴就业机会已越来越少。劳动力总体需求的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技术的提升跟中产阶层的收入下降也发生了联系。布鲁金斯学会近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2013年度,拥有高中文凭且年纪在30至45岁范围之间的男性中,仅有68%的人获得了全职工作的机会。过去几十年,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水平始终无法与经济增长水平相当。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工作两极化”,即中等技能工作大量消失,低技能工作与高技能工作需求增多。特别是在2007年到2009年间,经济衰退带来的成本紧缩压力,让销售、行政之类的白领工种,车间组装、机器操作等蓝领工种实现了自动化。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家对此警告,这些工种“在经济衰退中跌落悬崖,随后也没有出现反弹”,而此前,这些工种消化了美国几乎50%的就业。
很多人认为,这才是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根本原因。当工作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人们对于技术进步总会有两面的矛盾心理。就像《纽约时报》那样热心新技术的报社,评论员、资深记者、版面主编的地位,跟保安、厨师一样稳固,但是网络编辑、美编、翻译的作用却被自动化覆盖。早在1821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就对“机器替代人工”表达了忧虑。可以想象,当铁匠站在庞大的蒸汽机前,心情该是多么沉重。
因机器失去工作的人怎么办?《机器人时代》作者马丁?福特认为,应该重建社会安全网,为科技浪潮席卷的人群提供支持。除了阶段性为这些人群提供培训,还需要为失业的人也支付最低工资。要提前准备,实现共同繁荣及财富的均分,这样在更远的将来,当机器完全接管危险和无聊的工作,我们的收入分配方式也许会达到非常共产主义的状态。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做过这样的描述:“共产主义社会未来是早上打鱼,中午狩猎,晚上讨论哲学。”技术会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面对。智能机器人,必然会逐渐接手人类工作,消除社会分工,但能否抵达马克思设想的未来,关键在于能否配合技术进步,去迎接社会的改革。
贾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