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眼看就到了,盛宴即将开席,一些人蠢蠢欲动,一些人则忐忑不安。蠢蠢欲动的是景区,温水煮青蛙,到了该加点柴火的时候了;忐忑不安的是游人,是忍气吞声还是用脚投票索性不去?从旅游部门传出的消息,虽然有不少景区择机涨价,但全国各大景区总体上遵从着不涨价的承诺。
这好歹不算个坏消息。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于是,每到“解禁年”,一些旅游景区就有涨价趋势。而今年恰好又是一个解禁年,有不少景区已经将涨价的时间表都公布了。但有这么多景区能忍住不涨,当然不能说不好。
围绕在景区门票身上的依然是正当性的问题,每次都被拿出来说道,却似乎总是阻挡不了涨价的步伐。要说公益性,大多数景区都是大自然或者老祖宗留下的产物,投入开发修缮和保护的钱都是有限的,砌堵墙就收钱的做法本身就不合理。一些景区之所以收几百的门票依然游人不绝、趋之若鹜,并不在于你修的路有多漂亮、建筑有多雄伟,而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有多灿烂,并不是某个地方或者某个部门专有的。要说成本,很多景区早就过了建设维修的高峰期,公众无法相信每年人山人海装都装不下的客流,收回来的钱还不够修几条山路。
是讨论门票降价甚至免费的时候了,这不仅是因为一些景区已经经历数十年的收费过程,该收回的钱早就收回,还在于门票已经成为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短板。没错,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还不能游遍所有的景点,一个能标记一个地方文明风貌的景点几乎做的都是一次性的生意。因为有庞大客流的依托,它们可以不考虑票价贵与否,也可以不考虑是否物有所值,大多数人也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忍痛挨一回宰。可对整个旅游的伤害越巨大,中国旅游业为什么难迎回头客,事实上就是因为它从来没打算表现对游客的尊重,而只是把他们当成一只只大雁。门票经济事实上对整个旅游经济的短视、急功近利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景区门票的不涨只是虚晃一枪,降才是真谛。一些景区之所以老是将成本和涨价挂在嘴边,不是成本涨了,而是欲望多了。以保护景区的名义将景区变成了一种生意,在这样的语境下,涨是迟早的事也是必然的事,所谓成本和保护都是借口,要不然,那些以成本为借口,口口声声说要涨价的地方,能不能把你们的账单晒出来给大家看看,看看你们的钱到底用在了哪里?
高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