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正文
南方供暖之重,责任不在模式之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11-18 11:11:57   稿源: 燕赵都市报

王聃

天气越来越冷,寒潮自北向南。日前,北京、河北、陕西等多个省市正式供暖,标志着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冬季供暖季。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在南方有些城市,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设备,冬天开始变得并不那么难熬。有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方供暖之争”其实已经演化为“集中与分散”的供暖模式之争。(11月16日新华社)

南方冬天到底要不要供暖?这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新华社之前的调查就指出,南方冬季的供暖早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有媒体在南方多座城市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无采暖居民家庭的平均气温,不仅普遍低于北方供暖城市15摄氏度的标准,甚至出现室内温度低于室外的情况。而从南方单个家庭的举动来看,自发的冬季取暖早成为普遍性的行动。电烤炉、空调、地暖几乎是南方冬天每个家庭必备的用具。南方要求冬季供暖已非“矫情”,而成必需。

南方供暖之必需,理当成为社会的共识。倘若再细究,现实科研亦为之提供了佐证。譬如气象专家介绍称,判断冷暖的标准有四个,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尤其是湿度,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就降低1摄氏度。对比我国南北方情况,长江中下游城市冬天湿度在70%左右,北方湿度仅有20%到30%,一般而言同样的温度下,南方人比北方人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5摄氏度到6摄氏度。如此之下,对南方供暖实在不应再拖延。

但比南方供暖话题更被聚焦的,显然是供暖的具体方式。记者采访就发现,随着南方极端天气增多和老百姓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对于“南方也要供暖”已达成共识,当前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在于如何供暖。而观察家们比较集中和分散两种供暖模式,在算出老百姓的“经济账”、环境的“治理账”与国家的“能源账”后,亦纷纷表示,对南方集中供暖政府公共压力大,亦可能使环境遭遇雾霾等污染。这般看来,南方的供暖话题又陷入停滞之中,然而,果真如此吗?

相比于集中供暖模式,供热管道铺设等硬件准备需要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使用燃气壁挂炉等“分户式设备供暖”,反而要自由灵活很多,只要政府能有相应补贴,百姓未必不接受这种供暖模式。南方需要供暖这是共识,但是,鉴于南方“天气寒冷”的特殊性,有没有必要完全参照北方的供暖模式进行供暖,其实有待商榷。

没错,当冬天的低温变得一样不可接受,实在不应在南北间划出一条简单的分割线,进而来判断取暖的公共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供暖应被理解为公共的福利。南方供暖事项之重与之难,其实并不在于它采用什么模式,而在政府部门是否愿意承担起相应的公共责任,这种责任,其实和供暖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关系不大。南方供暖事项,或需不菲的财政支出,更需精细的制度安排,但即便供暖共识已形成,部分地方政府依旧对此避而不谈,显然不是理性的态度,亦难止沸沸扬扬的议论。

编辑: 郑晓华
 
南方供暖之重,责任不在模式之争
·"A股总市值=谷歌+亚马逊"?
·“被坑的一代”是一个伪命题
·“全国第一爆”岂能一炸了之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把“吾”放在治水的大格局中,强调个人的作用、个人的修为,可以聚起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惜水、护水、治水的大业中来。
辣评(lp)--稿件模板
    有句戏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么看来,我觉得未必不能讲,救生员不能及时出现都是“耍花枪”。
辣评(lp)--稿件模板
    P2P平台至少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才能更为有效地促使资产端和负债端实现均衡状态,从而获取更多的佣金回报。
观点集粹(gdjc)
南方集中供暖,谁愿“在艳阳里大雪纷飞”?
供暖:南方应吸取北方的经验教训
观点集粹(gdjc)
老师有偿补课校长停职是打错了板子
“老师补课 领导停职”,谁在“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