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勇
在镇海工作,每次去宁波,路过宁波大学的门口都不由自主地朝里望两眼。自然,高校是美女集中的地方,但我可真不是在这“打望”美女的,而是因为每次走到这里都为宁波的高等教育叹口气。说来我宁波有南北两个高教园区,但里面高校并不多,而宁大尊坐其中头把交椅。可凭公而论,不管概论整体,还是细数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的能有几何?更遑论其他在甬高校。15个副省级城市中,没有全国一流高校者,恐怕唯我宁波一地而已。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宁波的基础教育,倒有几所中学闻达于省内外,颇令我们骄傲。但这却形成了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入不敷出的教育格局,使我们自己培养的基础教育拔尖苗子,通过高考全部输送到外地的一流高校中深造,学成后能回来者却有几人?这就像一个人,输血没有出血多,焉能不影响身体健康!
如是咱宁波能有几所全国一流高校,情况则会大为不同。每所高校都是其所在城市的人才聚宝盆,都能为这个城市集聚大批的人才,高校层次越高,人才质量越佳。当然,城市的发展、成长的机会、生活的环境会影响到人才留下的比例,以上因素,咱宁波也不差。所以,哪怕学生每年毕业后,离去七八成,而留下二三成,也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量。更何况,一流高校中还聚集着顶尖的教授、学者、专家,以及围绕着他们所形成的科研力量,天哪,这可是一笔十分巨大的智力财富,想想都醉了……
有一部电影叫《高考1977》,看得我热泪盈眶。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认识到,百废待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人才缺乏就必须重视教育。改革开改后,办好教育成了一项基本国策,甚至一段时间内,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国门大开之际,留洋不归,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痛点。但我们仍然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式办教育,因为我们知道哪怕只归来一小部分,他们从国外带来的先进知识,加上国内的人才积累,都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后来的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这批人才担当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宁波,曾经以民营经济的活跃,自豪地走在了全国发展的前列。可时过境迁,民营企业这么多年来走的整体上是一条靠出点体力赚点辛苦钱的道路,注定已经不适应于今天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经济的转型升级,可是没有顶尖的人才支撑,哪来的苹果、微软、阿里巴巴这些令人眼红的企业,要知道这些企业中,办公室中都坐满了高智人才,俗话说:你一砖头砸过去……,怎么样?当然是高智人才很受伤。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本质上就是抢占中国制造的“智”高点,本质上就是一个中国“智”造计划。
宁波,要跻身于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又何止经济,还有科技、人文,甚至规划理念、城市管理、领导决策都需要匹配全国第一流的水平,在影响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转型升级。而没有顶尖的人才,包括顶尖“智库”,发展必然受到掣肘。刘奇书记在今年专题调研人才工作时强调:“人才兴,则城市兴。”虽然宁波这些年来大力实施了“引才”战略,但缺少一流高校的培养,这种战略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三国时期,曹操提出了到处征粮不如就地屯田的思想,一举解决了军队给养问题,为称雄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学习孟德思想,宁波要跻身于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就必须实施人才的“屯田”战略,打造出全国一流的高等教育来。这“智力”牌发动机可是顶级赛车级别的,宁波要是用上它,奔跑起来不快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