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中
有人说,“垃圾围城”和雾霾遮城、污水绕城、交通堵城一起,已成为城市建设“四大病”。专家也指出,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环境卫生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大街小巷的“颜值”。在西方,街头很少看见有人在清扫,却总能保持洁净;在中国,街头经常能看到马路天使们在辛勤劳作,却总是垃圾遍地。坦率而言,“垃圾围城”的根源,某种程度上在于国人太任性,垃圾想怎么扔就怎么扔、扔到哪里就是哪里。
与股市的跌跌不休相反,城市垃圾却呈现出“井喷”态势。目前,中国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3.6亿吨,共有1/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宁波同样位列其中。数据显示,宁波中心城区每人平均一天要产生1千克左右生活垃圾。最近两个多月,全市日均垃圾量接近5000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近8%!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压力将越来越大,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已刻不容缓。今年4月,我市正式向生活垃圾发起全面进攻,明确“年底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0%”。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软硬兼施、奖惩结合,让市民学会扔垃圾。
所谓“软”,就是要从软件着眼,加大教育和赏罚力度。说实话,大街上、小区里的垃圾桶数量并不算少,可乱扔垃圾的现象仍随处可见,仔细分析,原因无非就那么两点:一是缺乏羞耻之心和利他主义,养成了生活陋习,习惯性一倒、随意性一扔,只图自己方便,哪管别人感受?二是感觉垃圾分类确实挺好,但实在过于复杂、繁琐,“对号入座”太麻烦。知羞是善的开端,因此,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营造“乱扔可耻、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市民明白这个垃圾要算哪类、放哪个桶里更合适,从而学会管住自己的手、用好自己的脑,努力使“走近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可以辅之以必要的奖优罚劣措施,通过入户调查和现场观察,对垃圾分类的市民开展优秀家庭、文明家庭评比,适当地予以物质奖励;对乱扔垃圾的市民像治理行人乱闯红灯一样,除了批评、纠正外,还象征性地予以小额罚款。
所谓“硬”,就是要从硬件着手,加大建设和监管力度。不少市民反映,在家里好不容易将生活垃圾分类,但这些垃圾最终都“跑”到了同一辆运输车里,分了也白分,折腾半天白忙活了,不是“坑爹”吗?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目前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垃圾运输车辆并未完全实现分类,也就是说,分类的垃圾在收运、处理过程中仍是“混搭”在一起的。还应看到,许多小区楼道前只放置了一种垃圾桶,难不成让市民舍近求远,拎着垃圾到大街上去扔?要使垃圾分类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设施体系、工作体系、管理体系等,以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促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随手一分,受益一生”。垃圾分类只需举手之劳,分分钟就可以搞定。等哪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市民不需引导就可以无意识地分类扔垃圾,宁波就不会出现“垃圾围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