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评论大赛 正文
“垃圾围城”,垃圾分类突破重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12-21 17:24:13   稿源:

  陈湘蓉

  近年来,宁波垃圾疯长现象惊人。以今夏为例,今年6月底以来,宁波市中心城区城乡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接近5000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近8%!市区只有鄞州区野猫岙填埋场,原设计能力每天800吨,实际是每天填埋1500吨,即使垃圾量不增加,到2020年就填埋满了。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垃圾填埋场已远远无法满足每天的垃圾日产量。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色各样的垃圾也如雨后春笋般疯长,不仅影响了市容,夏天生活垃圾的不及时处理,随意的堆填也会产生难闻的臭味,甚至为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垃圾占据大量土地,水体、大气、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如何突破这“垃圾围城”的重重围墙,深深地拷问着每一个关心宁波“奔跑”的市民。

  说实话,生活垃圾的产生是我们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如何科学的处理更是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多次强调宁波的“地位不同”,作为全国少数几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必须站得高一点,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必须起好领跑作用。“金山银山”我所欲也,“青山绿水”我亦所欲也。历史和前人经验告诉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在垃圾处理上,实在不能“任性”,要理性。对于传统的垃圾回收及处理方式进行反思,全力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

  就目前来看,世界上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但这三种形式在中国的推进举步维艰,填埋需占据大量土地,而且分解速度慢,焚烧也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于垃圾循环利用不能仅靠某些部门来作为,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全民共同投入到垃圾分类的运动中。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直接将垃圾分类和文明城市挂上了钩:“垃圾分类,最能体现市民的文明素质、城市的文明形象和人居环境,关系到下阶段宁波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举一个“绿色国度”丹麦的案例,丹麦是世界上最早对垃圾处理立法的国家,在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领域享誉全球的丹麦在垃圾处理上也在创造“垃圾到能源”的童话,在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丹麦的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全民行动,垃圾分类。民众在家里把垃圾分为25个种类,如纸张、玻璃、电池、塑料、残余垃圾等送到回收站。如果不确定,在垃圾回收站会有工作人员帮助处理。也有许多细节,比如投放前要求民众将垃圾预处理,把饮料瓶清洗一遍,不能留有残留物;还比如如果您是用塑料袋装垃圾送到回收站,请把塑料袋单拎出来,投到塑料袋回收区。这样全民参与,加快垃圾处理的效率。

  为加快实现“年底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0%”的目标,突破“垃圾围城”的重围,笔者认为,必须从源头抓起,事先做好垃圾减量化与垃圾分类,事后做好垃圾处理的监管。首先,是我们国民的生活习惯使然。在国内,很少有公民对生活垃圾进行详细的分类,最多勤快一点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亦或单独拿出废电池等危险物品。再者,也没有部门对垃圾分类进行管理,常见的垃圾桶也只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常常只作为一种摆设,真正这么做到的却少之又少。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仅要采取广泛的宣传教育,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到各个市民的内心,使每个大人、小孩,无论是白领还是流浪汉,学校里的学生还是老师,都深刻树立一个垃圾分类的意识,让更多的市民都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义务和方法,采用适当的激励和处罚机制,充分调动大众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垃圾革命的浪潮。倘若全社会都自觉倡导垃圾减量、分类处理,尤其是倡导简单化生活,杜绝过度包装、过度消耗的生活方式,必然会使垃圾的总量降下来,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

编辑: 郑晓华
 
冲埋33栋楼的渣土是怎么堆出来的
·如何应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变数
·用老公医保卡被判刑,网民为啥炮轰
·美联储加息的冲击力没那么大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通过创新突破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实现转型升级,宁波企业、中国经济站在了风口浪尖。
辣评(lp)--稿件模板
    当消费者被逼着成为各种各样的专家之时,那是社会的不幸,是市场深深的悲哀!
辣评(lp)--稿件模板
    一言以蔽之,代写总结违规违法,却依然火爆如斯,到底谁该反思,谁又最该总结?
观点集粹(gdjc)
家人共用医保获刑:含糊新闻中不含糊的价值
夫妻“共用”医保获刑:医保病了?
观点集粹(gdjc)
“三管齐下”建设“网络强国”
乌镇倡议 奏响中国“网络强国”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