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明敏
钱钟书先生有一部小说叫《围城》,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钱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面对婚姻,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出来,有的人认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是爱情的围城,缺的是执着。
而在生活中最困扰我们的“垃圾围城”,却是有着与爱情围城截然不同的状态:有些人被“围着”,可就是不想“走出来”,尽管有垃圾处理厂等解决良方,但就是觉得“政府部门给我的肯定是不好的”。这其中缺少什么?笔者认为,缺的是信任,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缺失,也是政府部门对民众信任的缺失。
可以说,政民之间缺乏互信是造成“垃圾围城”现状的重要原因。现实中我们也会看到,政府部门遮遮掩掩地启动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可一旦被发现,便会遭到部分民众盲目的质疑和反对。政府部门遮遮掩掩、民众盲目的质疑和反对,这就是政民缺乏互信的体现。导致这种状况其实不能怪别人,只能怪某些政府部门自己。唯政绩观、庸政、懒政、惰政……正是因为这样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让人们对政府部门失去了信心。想真正破局“垃圾围城”,推进垃圾处理厂等环保民生项目,唯有重建政民互信。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政府部门加强对民众的信任,是重建政民互信的突破口。我们需明白,现在推进环保民生项目,政府部门的起步分不再是零分,而是负分。政府部门必须表现出对民众的足够信任,才能从负分翻身,重新取信于民。而表现信任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信息公开,具体做法就是从制定民生项目方案到规划立项再到工程实施都要让相关民众知晓,不遮不掩。
政府部门取得民众的理解,是重建政民互信的重点。民生项目利于民众,但不能忽视民众的意愿,必须取得民众的理解。能取得多少理解,与政府部门有多大主动性相关:最基本就是要让民众了解民生项目情况,进一步就是充分尊重民众主观意愿,再进一步就是让民众深入参与民生项目的各项决策。如果真正能建设成互动型政府,那么相信广大民众也就没有理由反对民生项目的建设,因为决定建设项目的就是人们自己。
政府部门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是重建政民互信的重要方式。说起宣传普及相关知识的重要性,笔者在所住小区遇到的一件事很好进行了说明。一次笔者下楼扔垃圾时,听到一位保洁阿姨正和人聊天。说起那么多垃圾怎么处理的,她是这样说的:“垃圾都拉去垃圾焚烧发电厂了,垃圾烧了能发电,烧剩下的还能做砖头,还有更好的事情吗?”对方听后直点头。政府部门想要取得民众的支持,就不要忽视任何一个人的力量,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普及垃圾处理相关的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处理。或许某一天,也有人像保洁阿姨一样,一句话就改变了他人对垃圾处理的观念。可以预见,重建政民互信,任重道远。不过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决心。相信,以此为方向努力,破局“垃圾围城”,指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