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超
垃圾分类的口号人人都会喊,但是到底有多少人落实在“分”这个字上呢?说到这个问题,不少人都会心虚,毕竟口号喊得容易,行动落实困难。
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开始在做垃圾分类,无论是从宣传还是具体操作上,都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工作。但从整体来看,效果甚微。垃圾处理产业前端设置的政策支持都还不到位,管理方面更是缺乏,我国一些立法及监管上已经涉及相应内容,但还远远形不成系统,分与不分,说到底,对个人影响不大。
例如从很早开始,马路边的垃圾箱上就标示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能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大多数人都仅仅是随意将垃圾塞进了其中一个入口,极少有人注意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不少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
尽管当前各地的垃圾分类搞得十分火热,但是不少小区里依旧没有设置四色分类垃圾桶,所有的生活垃圾都一股脑儿地丢在一个桶内,而垃圾在进入中转站这最后一道“关卡”时,也能轻易“通关”。即使有小区的居民十分配合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在垃圾运输过程中,依旧是一车装。源头想分,中间过程不分,又是瞎忙活一场。
当然,想要整个社会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仅仅凭几个月的宣传,也不见得立竿见影。好习惯还是需要时间来沉淀,但前提是需要良好的氛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重新对垃圾进行了定位,认识到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分类回收、循环处理,使垃圾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日本前后花了30多年时间,建立起了非常完善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成为世界上垃圾产生量最少的国家;瑞典整整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成功地将垃圾变成了能源。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晚,还只是近十年的事。据统计,目前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可以说,垃圾分类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对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的宁波来说,垃圾分类面临压力,也需要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已经开始播种,期待尽早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