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正文
社保基金入市重在“强身”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03-30 09:45:27   稿源: 北京青年报

北青报社评

社会保障基金入市能给市场带来许多积极影响,但不能指望它解决股市的具体问题,如信息造假、内幕交易、退市制度不健全、分红制度存在缺陷等方面的问题,还是要靠制度、规则来解决,靠加强和完善监管来规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将从2016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应当坚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原则,在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种类及其比例幅度内合理配置资产。

一直备受关注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股市问题,在《条例》中得到了正式明确。相关专家认为,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的颁布,将成为提振股市的一剂良药。截至去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已达15085.92亿元,即便按20%的比例投资股市,也可达到3000亿元。而且,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每年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投资股市的基金规模也会不断扩大,自然会成为股市最为稳定的资金来源通道之一。

社会保障基金不是平准基金,也不是一般的投资基金,投资股市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它的安全性,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到其他方面的作用,《条例》也不会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人提出那么苛刻的条件。《条例》明确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人、托管人违反相关规定的,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0万元的,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暂停或者撤销有关从业资格,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人来说,在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过程中,必须把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自然,在投资过程中,对入市时机的把握、投资的重点、股票的选择等,就必须相当慎重,而不会冒很大的风险。确立价值投资理念,注重长期投资,无疑是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安全性最为重要的方面。

不过,就当下中国股市而言,似乎尚未形成社会保障基金等投资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价值投资理念,并没有真正形成。更多情况下,投资者还热衷于投机,热衷于打听内幕消息,热衷于跟风炒作。结果,使股市的秩序受到了很大影响,也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等真正需要利用价值投资理念投资的资金,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因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对安全和风险的要求很高,倒也可能从另一个侧面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要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投资机构就必须确立价值投资理念,选择市场前景好、效益佳、有成长空间的企业,而不是像散户、游资那样跟风炒作,逐渐会对其他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产生积极影响,引导他们也慢慢地确立价值投资理念。那些试图通过短期炒作获取巨额利益的投资者,则会在市场的不断规范中,难有立足之地。对企业来说,由于投资者更加关注业绩好、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好的企业了,那些劣币企业,就会在投资者的冷落中自动退出市场,从而使股市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正是中国股市最稀缺、最急需注入的因子。

对社会保障基金即将入市,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投资者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保障基金是能够用来强身健体的,但不能指望用来治病;社会保障基金入市能给市场带来许多积极影响,可以让投资者充满更多期待,但不能指望它解决股市的具体问题,如信息造假、内幕交易、退市制度不健全、分红制度存在缺陷等方面的问题,还是要靠制度、规则来解决,靠加强和完善监管来规范。对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包括对将来的社会保险基金入市,都不能将其当作“救命稻草”。

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都不可能扮演股市维稳的角色,不可能冒着风险进入市场,而只能力保盈利和增值,最差的结果,也要保证本金不受损失。

编辑: 郑晓华
 
“开往春天的列车”被逼停到底是谁的责任
·社保基金入市重在“强身”
·查处“四风”问题要瞄准对象
·社保基金条例如何捍卫“保命钱”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制度落实时要真正不打折扣,真正能够让百姓看到卫生部门是向本部门的利益动刀了。
辣评(lp)--稿件模板
    采取诸如加快立法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等措施,给它们撑起一把“保护伞”,已是当务之急。
辣评(lp)--稿件模板
    政务人员没有权力要求群众“把回复读三遍”,应该做的是多些耐心,把群众想知道的东西“说三遍”。
观点集粹(gdjc)
离“改了么”太远,不能全怪“饿了么”
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倒逼转型升级
观点集粹(gdjc)
出租车管理,“破旧”更要“立新”
“出租车咋管” 背后的社会治理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