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为“假课文”找理由 不如抓紧纠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7-03-21 10:34:29  稿源:宁波日报

  曲征

  近些年,中小学教材中的错误不断被人们发现,有的被专家或者教师发现,有的被家长甚至中小学生发现。比如,《爱迪生救妈妈》一文说,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来不及上医院,家里灯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但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在1886年。再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说,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但事实上1989年洛杉矶未发生地震……对此,人教社工作人员称,已向教育部写了相关的情况说明,但课文不是杜撰的,有相应的文章来源(3月18日中国青年网)。

  按说,这些连学生或者家长都能发现的错误,以严谨、科学、求实为行事原则的出版社不会发现不了吧?即便发现不了,在人们的质疑声中,也不会毫无觉察吧?但许多年过去了,质疑声依在,“假课文”安然无恙。拿《爱迪生救妈妈》来说,8年前就被杭州多位语文教师质疑为“假课文”,但这篇课文如今仍堂而皇之地躺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假课文”长期存在,毫不客气地说,其中既有出版社怕麻烦、不愿纠错的懒惰作风作怪,也有其对公众质疑不理不睬、我行我素的傲慢贯穿其中。其表现,就是包括出版社在内的一些人不断为“假课文”的存在寻找理由。

  一个理由是,这些课文并非杜撰,而是有来源的。但“有来源”的课文如果与事实、与科学不符,就不能予以改正吗?还有个理由,这些课文的作者是文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编写教材者仅从文学性或教育性角度去考虑其价值,相对忽略对其历史性和真实性的考察。可对于语文课文,人们总是既当文学作品又当科学、历史去读的。不管是其科学性还是历史性,只要出现问题,就说明课文不过关,必须抓紧予以纠正,而不是为错误寻找借口,开脱责任。

  此外,还有个理由略显荒唐:可以借此鼓励小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培养他们跳开教材探寻真理的精神。这近似于强词夺理。因为一方面,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主要从课本上获得知识,让他们跳开教材探寻真理犹如痴人说梦。另一方面,如今的学生视课本如圣旨,谁也不敢“不信书”,倘若不信书,考试就会不及格。而且,如果不信书,要教材干吗?在人们眼中,教材是最科学、最真实、最权威的读物,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内容必须做到真实、严谨、科学。

  当然,不管是《爱迪生救妈妈》还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表现的都是亲情之爱,是具有正能量的素材,相信出版社编选这些内容,也是看中了这样的教育功能。只是,当学生知晓课文本身是虚假的,那么,他们还能够树立诚实守信、亲情关爱的人生观、价值观吗?

  实际上,纠正教材错误并非难事,或者修改课文,或者干脆删除不用。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能够表现亲情之爱的文字很多,为什么不用其他文章替代这些有争议的课文呢?

编辑: 郑晓华
 
“念恩大妈”再证崇德向善的民间力量
破解儿科危机,“宁波行动”好就好在目标明确,措施落实,拿数据说话。
此规定“时间节点”之前业已批准且早已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药名,还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为妙。
干涉司法严格说来也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就算副书记真的“非常廉洁,勇于担当”,也不能对具体案件进行批示。
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要遏制非质量原因的短命建筑现象,就要改变“领导一句话就变”的城市规划生态,具体说来,有两项工作要做。
观点集粹(gdjc)
“刷脸出厕纸”是技术涵养道德
公德上位,何需靠“刷脸”出厕纸
观点集粹(gdjc)
儿童保护需要“文明的网兜”
让孩子坠楼的父母首先应该被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