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应引导暴走团 调整健身理念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7-08-30 10:29:21  稿源:宁波日报

  马涤明

  青岛交警采取的为暴走团限行车辆的措施,引发激烈争论。8月28日,事件又有了新进展:临时限行措施解除,市民可以到人行道上锻炼,不再占用机动车道(8月29日《半岛都市报》)。

  新举措实现了暴走团与车辆的“井水不犯河水”,大家都安全了。但问题真的就解决了吗?未必。就某个路段来说,争路的问题可能暂时平息,但只要暴走团的规模、活动方式不改变,有些问题将来恐怕还得冒出来。

  不是所有的“暴走路段”都能像新闻中所述路段那样,能够“优化”出可供健身活动的人使用。实际上,不管是人行道还是自行车道,功能都是用来通行的,而不是健身的。有些非机动车道交通流量比较小,暴走团走一走问题或许不大,如果是流量大的路段呢?难道不是个问题、不会产生矛盾吗?

  不管是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暴走团占道暴走才是问题根源。暴走团们说了,没其他地方可走。这是实情,但除了机动车道,就没有其他变通方法了吗?非也。事实上,暴走团占道健身,主要不是暴走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是暴走必须“组团”。如果是十人八人的队伍,很多地方可以走、容得下,十来个人在人行道上走一走,影响不到谁,更犯不着上机动车道。

  但一些暴走团动辄上百人,追求的是一种气势。为了气势需要,一些暴走团还要打出旗帜,并不断“大呼小叫”,其审美理念旁人可能看不懂,但追求气势不等于健身,这个道理不难懂。当然,追求气势或感觉,那是人家的权利,旁人也许不该说三道四。但问题是正因为暴走团的造势、找感觉,由此催生的队伍规模,才导致了占道等问题。如果说,追求浩浩荡荡的气势是自己的权利,要求客观环境、公共资源为自己削足适履,肯定不合适,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这种权利。

  事实上,暴走运动未必能达到健身目的,特别是那种大队人马的暴走,反而容易伤身,老年人尤为不适。暴走团追求步伐统一、队形整齐、谁都不能掉队,要持续保持快节奏,专业人士认为,这很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导致滑膜炎。这几年,经常看到一些保健专家、骨科医生提醒中老年人,警惕暴走对身体的伤害。但似乎是和“老年保健品”的某些问题一样,很多中老年人听不进去,这或许与暴走运动能让人找到某种感觉,进而陶醉其中有关。

  笔者认为,公共管理部门不能无底线迁就某些妨碍公共秩序的“健身”活动,而应对某些“伪健身”活动进行引导,帮助人们调整不正确的健身理念。

编辑: 郑晓华
 
在筑梦路上,青年人要做有担当的“勇士”
完善的信用档案,加上公开畅通的发布、查询渠道,相当于为预付式消费陷阱加了“盖”,使得消费行为更加理性。
发生在公民之间就文明议题展开公开的对话,对于整个社会表达体系的活络、文明建设的深化和普及,还是有极大建设性的。
政府网站达到了“最多诉一次”的服务标准,政府推行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才更完整,更彻底,更令民众满意。
惊悉张永祥老人逝世,深切悼念。朋友在微信上说:“怀念张永祥,实际上是在怀念一种今天的宁波尤其需要的拓荒精神”。
也就是说,医托仅仅是前台演员,抓住其背后与之串通的医生及其雇佣医院才是“坚决打击”的上策。
观点集粹(gdjc)
让房企成为住房租赁市场领头羊
推动租购同权,现实依然很骨感
观点集粹(gdjc)
党员干部要做“破难”急先锋
保持“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