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江海文集 正文
“好人有好报”:除了吆喝 还需要制度关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0-15 15:22:38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江海

  给无偿献血者投保,在他们发生意外时多一份保障:前不久出台的全省首个“三免”政策,让献血明星本月起享受爱心行为带来的便利———免费门诊、逛公园和坐公交、地铁。“好人有好报”的制度凸显正效应,昨天来自市献血办的统计表明,本月前13天共有2600多名爱心市民街头献血,比去年同期增长4.1%。同时,我市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稳定,拥有5.4万名固定无偿献血者。(10月15日《宁波日报》)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崇尚“礼义仁智信”的道德准则和“温良恭俭让”的社会美德。可为啥如今老人跌倒了“扶与不扶”的问题会反反复复出现,时不时地拷问着社会良知,冲击着人们的心里底线?是什么东西束缚了人们的善念和善举?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问题的症结在于,现实中有太多活生生的例子,歪曲了是非,颠倒了黑白——好人不仅得不到好报、善报,还要遭到错报、恶报。如有的人积德行善、乐于助人,得到的不是掌声,而是误解和嘲讽;有的向身处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反被“倒打一耙”;有的不顾自身安危救人于危难,结果留下终身残疾,连生计都成问题,而被救者不知去向……

  事实表明,在全社会弘扬正气,离不开舆论的正确引导,但要防止停留于概念的普及和不接地气的吆喝。要让“真善美”之树处处扎根、让“真善美”之花四季盛开,还应确立“善有善报”的价值导向,对好人多一些制度关怀,从根本上消除好人行善的思想包袱和后顾之忧,形成“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真正让好人吃香、让好人得利、让好人受尊敬。我市为广大无偿献血者兑现免费门诊、逛公园和坐公交、地铁等“三免”政策,正是顺应了这种要求。

  要让好人腰板“直起来”,制度保障必须“硬起来”。我市不少地方,在这方面积极作为,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镇海区为解除志愿者后顾之忧,今年给在册的3万余名志愿者(包括慈善义工)提供了保额1944万元的一年期保险保障。一旦志愿者在志愿活动时发生意外,最高可获25万元赔偿。同时,他们还推出“志愿者储蓄卡”,推行志愿者服务积分奖励模式,使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也能收获回报。类似这样实实在在的制度和关爱举措多一些,好人行善的“底气”就会更足一些。

  还有,余姚市推行“道德银行”的做法,更是“给力”和“提气”。他们通过“道德”与“信贷”联姻,积极倡导“德可生财、德可润身”、“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理念,力促“人品与产品”、奉献与回报、义务与权利的有机统一。2012年5月以来,该市21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道德银行”支行,75个建制村推行了“道德银行”,671户农户通过“道德银行”获得信用贷款5540.5万元。这一做法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民风更好了,村民诚信意识提高了,互帮互助氛围更浓了,“崇尚道德、践行道德”成了更多人的行为自觉。

  不可的忽视的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提倡“好人有好报”,功利色彩太浓了。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我们固然要反对见利忘义,但不能把“义”与“利”、“德”与“得”生硬地割裂开来。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大德者得大、小德者得小,有德者有得、无德者无得”的必然规律,核心价值观才不至于成为空洞的标签,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界线才能更加清晰起来,好人才会如春风过后的梨花一样,千树万树争奇斗艳。

编辑: 沈媛仪
 
厦大博导事件,真相催场多难?
·天价培训班,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
·大胆直白的性教育有什么不好
·被点名的中华医学会究竟在干嘛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在全社会弘扬正气,离不开舆论的正确引导,但要防止停留于概念的普及和不接地气的吆喝,还应多一些制度关怀。
辣评(lp)--稿件模板
    常常是,公交车远远地停下来了,其它车辆却熟视无睹,一点没有减速礼让的意思,直冲斑马线,让行人走也不是,停也不是。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在困难面前,倘若要拿出办法来,并不是一种轻松的事,需要耗费体力和脑力。
观点集粹(gdjc)
雾霾等环境问题正全面“弱化”中国
沉重的人霾之战 持久且艰难
观点集粹(gdjc)
“泛师德”论让副教授节操碎了一地
高校师德问题背后是师生地位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