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山
近日,温州市教育局给辖区内中小学发了一条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眼看圣诞节临近,这条通知无疑是给节日气氛泼了盆冷水。但让人意外的是,网民多数对此点赞。由此可见,“洋节日”一方面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也已引起民众反感。(温州网12月24日)
如果温州市教育局不发这条通知,校园内的节日气氛之浓厚可想而知。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端午、重阳是哪天未必人人清楚,但情人节、万圣节却无人不知。尤其是圣诞节,其意义甚至几乎超过传统大节春节。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传统节日有不少,为何竟被“洋节”打败?
首先引起我们反思的是传统节日的过于“传统”,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亮点。其实国人并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像近两年的“双11”就是被电商硬生生凭空制造。只是一到传统节日,仿佛就钻了牛角尖,逃不出“端午粽子”、“中秋月饼”的老调调。节日衍生品的单一导致商家不愿围绕它做文章,节日气氛自然就淡了。
其次是年轻一辈在文化上的“崇洋媚外”心理作祟。很多年轻人觉得过洋节才“洋气”、时髦,才与国际接轨。仿佛传统节日是“土肥圆”,洋节才是“高大上”“高富帅”。这本质上是一种自信的缺失和存在感的迷失。
最后,浮躁的心态让我们把任何节都过成了集中消费的释放,文化内涵的缺少,反而导致传统节日日渐式微。很多节日已经成为商家促销的幌子,洋节概莫能外。一份礼物加一餐晚饭加一句某某节快乐,成为完整的“节日链条”。浮躁的人群无暇追寻节日背后的意义。但像清明、端午、重阳等,都是比较厚重的节日,也因为缺了消费刺激,日渐被冷落和难以为继。
节日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文明的传承,甚至蕴含着民族精神。虽不能再以闭关锁国的心态对待这些洋节,但更应以一种溯本寻根的情结将传统节日发扬光大。商家为逐利而刻意追捧洋节倒也情有可原,而在教书育人的学校,面对这些祖国的未来,在他们“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像温州市教育局这样来提个醒确实很有必要。
更需要认清的是,洋节在国内的风靡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文化入侵的结果,隐蔽地蕴含着价值观的输出。它的危害或许不容小觑,轻则产生文化自卑,重则导致对本国文化认同感的丧失。
退一步来说,没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不过是一场商业狂欢,缺少基本的人文关怀。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都多少带着西方宗教背景,尤其是圣诞节,原本就是一个基督教节日,难以真正被儒家文化浸润的国人从文化意义上吸收。
让传统节日回归成为主流,让洋节成为点缀,才是应有之义,而不是恰恰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