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范昉文集 正文
文明创建:城市永续发展的使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2-28 18:16:34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范昉

  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品牌。创建工作做好了,城市可以树形象,企业可以增商机,百姓可以得实惠。宁波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可谓名至实归。以笔者的观察,以下几个方面是富有宁波创建特色的:

  新老宁波人的融合。城市精神在于它的包容性,在这方面宁波做得相当出色。通过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实行“同城待遇”,使500万新宁波人融入城市生活。记得《宁波日报》有篇评论员文章称:“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政治、社会、文化、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公正的评价,使我们重新认识外来务工人员的价值。对于第一种力量,大家并无异议。而对于第二种力量,当时相当一部分人并未充分认识,甚至存在着一种偏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务工人员用行动证明着自己:是他们创造了像“力邦村”这样全国首创的外来工自治组织;是他们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谱写“爱心宁波”;是他们走上舞台、拿起笔来,自我演绎“打工文化”;是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打工明星”,从生活底层走进公众视野。他们对这座城市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创造了新的城市文明。

  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文明创建是和城市化的进程同步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城中村和失地农民。如江东新城社区是在东部新城建设中,由五个自然村实行整体搬迁形成的。这些“洗脚上田”的农民,虽然实现了“身份转换”,但还保存着不少原先的生活习惯。社区做了很多工作,促使他们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把城市文明移植到了这块土地上。如今,一双双曾经握过锄把的手,拿起了画笔,打起了腰鼓,组建了诗社。而这只是一个例子。相对于城中村的改造,让农民转换成市民,是更为艰难的。

  爱心与文明的互动。宁波是座文明城市,宁波又是座爱心城市。文明城市这块牌子虽然很重,但“爱心城市”的称号同样值得珍重。宁波因爱心为人称道,爱心为宁波文明城市的创建加分。生活在宁波,最直接的感受是,文明源自心中有爱,爱心与文明与日俱增。一个人能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爱心,他一定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对一座城市来说,爱的资源的蕴藏越丰富,这座城市就越文明。这给了我们一条思路:把创建文明城市与建设爱心城市两者结合起来,一定能使创建工作更有成效。笔者也曾提议,建一座爱心公园,留住城市最美的记忆。

  政府主导与市民主体的共振。宁波的文明创建,是历届政府接力完成的:一是常态化。城市文明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创建工作不能抓一阵放一阵,而应保持一种常态。二是均衡化。不仅要重视主要街道,也要过问老街小巷;不仅要重视新社区,也要关注老小区、城中村的改造;不仅要重视中心区域,也要解决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的问题。三是精细化。着力于“落细、落小、落实”。而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使城市文明创建水准得到有效而长久的提升。宁波市开展的全民学礼仪、文明礼让斑马线、24小时动态保洁、文明创建自测自评、市民“挑刺、诊刺、拔刺”等行动,则是市民的呼应。文明城市的创建证明: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城市文明的主体、城市的最大财富是市民。

  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创造和集聚物质财富的历史,而且是创造和积累文明成果的历史。西方传统中有一股强烈的反都市情结,认为“都市蔓延”是自然的杀手。这是因为,早期的城市建设比较看重物质财富的集聚,而忽视文明的积累。随着世界进入科学发展时代,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文明创建,能使城市的发展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建不是为了应付一时的检查,为了拿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创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市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创建,是城市永续发展的使命。

编辑: 沈媛仪
 
长按喇叭致前车肇事的后车司机该当何罪
·计较乞丐高收入不如分类救助
·"代表委员"资格不能成政治馈赠品
·我们的幸福感去哪儿了?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宁波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摘得“四连冠”,可喜可贺!这一荣誉,来之不易,值得珍视!这一荣誉,当属不懈追求的全市人民!
辣评(lp)--稿件模板
    创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市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创建,是城市永续的使命。
辣评(lp)--稿件模板
    对于青年学霸被媒体追捧现象,我们不由得要问,为何青少年英才都能成为媒体焦点,难道成才一定要等到老成庄重的30岁以后?
观点集粹(gdjc)
“溺水”的人性及道德呼唤法制护栏
“救人溺亡”事件调查中立去哪了
观点集粹(gdjc)
日本马桶盖里的消费经济学
天价日本货产自中国让谁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