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出版的《新京报》云,充满温馨情的告诫,能否引起京城民众的重视,自觉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以此降低雾霾浓度,净化空气,增进健康,那就看大家环保行为素质是高是低了。正当人们欢度羊年新春佳节之际,一则信息令人邹眉,中国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19日向媒体通报,受不利气象条件及除夕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中国东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四川盆地、甘肃、广西等省份部分城市出现空气重污染。上述负责人表示,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的影响,2月18日18时至23时PM2.5小时平均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19日2时左右全国PM2.5平均浓度最高。监测的338个城市中有160个城市PM2.5小时平均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PM2.5日均标准值为75微克/立方米),为重度及以上污染(见中新社2015年北京2月21日报)。
不言而明,为营造节日气氛的烟花爆竹是引发空气重污染主凶之一。一个问题也摆在公众面前,近年受持续雾霾天气困挠的中国,春节烟花爆竹还应像以往那样大放特放尽情地放吗?
记得,在2013年1月新浪微博发起的“春节少放炮”的微话题中,近800万人参与讨论,大部分人对春节少放炮持赞成态度。今年可谓史上最严厉禁放年。全国近700个城市中,有138个城市禁放,536个城市限放。在加入全面禁放的南京,正月初一(19日)上班的环卫工发现几乎无事可做。而在限放的北京,鞭炮垃圾也逐年减少,今年比去年减少超1/4。但在2月18日(除夕)也是北京市五环内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第一天,受其影响,PM2.5浓度在2小时内由19时的34微克/立方米上升到21时的17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迅速由优恶化为重度污染,并在凌晨1时达到最高浓度41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转为严重污染。
雾霾是什么?用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那个“雾霾天气比当年的非典危害还大危害”观点比喻,雾霾十分可怕。呼吸本身不能杀死人,但污染严重的空气有时可以。中国科学院2013年公布了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专项组成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说,空气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尘矿物质凝结核后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再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就会很快发生吸湿增长,颗粒的粒径增长2倍至3倍,消光系数增加8倍至9倍,也就是能见度下降为原来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通俗地讲,空气中原本存在的较小颗粒的污染物遭遇水汽后变成人们肉眼可见的大颗粒物,随即发生灰霾事件根。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当时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形成的结论之一是:以PM10为指标衡量的空气污染,每年在中国导致35万至40万人“早死。
媒体披露,今年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四川、甘肃、广西等省区。与17日相比,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增加48个。这说明,在禁放烟花爆竹方面上述地方是不那么得力的。
其实,公众早就对烟花爆竹越来越反感,除了污染空气之外,每年的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还会带来安全事故;问题在于,每说禁限烟花爆竹,一些人们动不动祭出承传“中华民族新年味”这个大问号。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地方,往昔的传统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因此,呼吁爆放烟花爆竹成了一些人们捍卫民族传统节日的所谓“理由”。北京市政府从1993年12月1日起,规定在城市中心的八个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违者要处以100元到2000元的罚款。随后,全国陆续采取禁放政策的城市共有282个。长春在去年8月就做好准备。2014年8月,长春正式施行“史上最严禁放令”:即日起,长春市四环路以内任何时间(含春节等重大节日)都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长春在1994年就曾颁布禁放令,没过几年,禁令便败给了传统,政府无奈改禁为限。然而,近年来雾霾持续袭扰城市,政府再次下决心禁放。成都自2015年1月1日起,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孔明灯。初一清晨,记者发现,比起往年,街面上少了烟花爆竹燃放后的垃圾,空气中闻不见刺鼻的火药味。
笔者认为,文化传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也不应该被彻底遗弃。春节对转型期的中国人的意义可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他们在平时流动的方向可以是不一样的。他们在现代化面前,可能会失去统一的传统的方向感。但是,也正像海纳百川一样,支流再多最终也得殊途同归流到大海。民族传统节日与烟花曝竹不是固定的等式关系。在辞旧迎新之际,在传统日渐式微、社会日益多元的今天,作为中国文化集大成者的春节,始终是中国人遵循的一个美好的传统,一个敬畏的习俗,一个心灵的归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很多很丰富内容,其中敬老敬贤,祭拜先祖,,醒狮贺年,张贴春联,文艺表演、球艺比赛等等,就引发人们的广泛兴趣。这些活动既健康又没有污染,还有凝聚亲情的意义,需要代代相传。
当然,在春节等节日期,烟花爆竹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欢乐,但由于其带来大量的空气污染,相比之下,害大于利,那么,对烟花爆竹燃放就需打上个问号。
冯创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