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自由时报》引述日本最大农产品批发商农业合作社协会全国联合会的数据报道,继抢购日本电饭锅和马桶坐板后,中国大陆旅客现在又掀起抢购日本大米热潮,有大陆人甚至不惜花上接近1500元人民币来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2月25日人民网)
如果按照抢购日本电饭锅和马桶坐板的势头,其中确实缺了点什么。有了高档的日本电饭锅,还是用来煮“受污染”的中国大米,岂不“一坨牛粪抹在鲜花上”?而食用在日本电饭煲中,用300元一公斤大米做出来的饭的人,也该平衡一下“进口”和“出口”的待遇。于是,日本的马桶坐板也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最后一道工序。
如此的生活方式似乎精致的无以复加。然而,在一碗米粉涨五毛钱都能掀起轩然大波的消费现实下,300元一公斤的米真能当饭吃?这已经无关消费观念,而是消费能力。作为大多数地方主粮的大米,即使有等级差,但大都在每斤10元之内。这种不是可吃可不吃,也不是可以任意多吃少吃的主粮,一下子从几元到一百多元钱的翻倍,有多少人能够承受?
问题不止于此。买300元一公斤的米,显然不是尝鲜,而是因为“大陆人担心自家生产的食米并不安全”。那么,除非用300元一公斤的日本大米取而代之,否则还是一场徒劳。当然,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实下,有钱人究竟富到什么程度,外人是不知道的。因此,就大米这一项,人们也不必怀疑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先健康起来。但是,就日本的大米在日本的电饭锅里煮成饭,有没有用日本原装的水呢?
有人一定会说,买得起300元一公斤的米,难道买不起进口的水?这倒也是。不过,吃了如此“安全”的饭,有没有同样安全的菜?吃了安全的饭菜能不能呼吸到同样安全的空气?笔者没有抹黑国内生活环境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些“有钱人”的脑子,并没有因为有钱而比一般人聪明。如果说买个日本马桶坐板啥的,或可减少痔疮之类的“出口”问题,但在“进口”上,光把住了吃饭这一关,很多其他国内生产的食品,还是很对不起这张讲究的嘴。
在对此的评论中,不少人把有关“吃饭”的问题,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认为这是给日本“输血”。这其实是言过其实了,毕竟满街跑的日本车,一辆也值几百斤日本大米的;更多的则是通过日本遭受过的核辐射,认定日本的大米所受的污染,比国内大米的污染更严重。这其实也是多余的,本来,“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还是不老的“传说”。真正的问题是,从香港的奶粉率先“遭殃”,继而是欧洲婴儿配方奶粉,接续是纽西兰牛奶,发展到抢购日本大米,就让人无法淡定了。
因为,无论抢购香港的奶粉还是欧洲婴儿配方奶粉,都是国人为了孩子还能勒紧裤带一搏的,而花上接近1500元人民币来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也成为健康必须的代价的话,要让多少人不得不活在“自残”中?因此,我更相信如网友说的“钱多烧的”。就如有钱人花几万元买个包,没钱的提个环保袋一样过日子。但是,关于“日本大米”传递出的信息,应该是对国内农业的一记警钟。假如人人所追求的健康,到了确实需要花十几倍的冤枉钱才能获得,那么,绝大多数人就会失去最起码的健康保障。
文/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