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中新社 刘震 摄
光明网评论员:网速之低,网费之高,连总理都看不下去了——今天(4月15日)的消息显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在座企业负责人谈及“手机流量费非常贵”的话题时,总理当即嘱咐求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可以“薄利多销”。
此外,他还指出:“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之落后,我们自己都很难想象!”“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在80位以后。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这方面我们的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
这不是总理第一次“点名”网速网费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后,也曾有类似一针见血的批评。与总理点名相对应的社会现实是,“网速慢、收费高、服务差”的情况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顽疾,多年来,民间骂声一片、两会呼声不断,却始终难以改观。一项被广泛引用的互联网数据中心2011年底发布的调查,不妨再拿出来看看:以1兆宽带为例,中国大陆固定宽带用户上网每月费用实际折合为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而另一项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12.2%,网速仍明显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组数据是与2011年发改委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进行反垄断调查同期的数据;第二组数据则是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已经见效后得出的结论。在宽带垄断的格局下,即便是这样的大动作也难对现状有明显改观,运营商意愿在网速网费问题上的威权之重,民众诉求在博弈中的分量之轻,得见一斑。
以往关于网络提速降价的讨论中,舆论多从运营商和大众消费者博弈的角度切入,聚焦低网速、高收费对于市民生活的影响,使用的是服务者义务和消费者权利的说理逻辑。此次总理的批评,却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面向,即,低质高成本的宽带服务潜在地阻止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运行中,宽带建设具有基础设施的意义,几乎是一切信息交换、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依托,是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服务型政府最起码的物理支撑。没有一个高质量、高速度、高服务的宽带环境,信息交流的效率会滞后、科技创新的成本会增加,信息化社会的发育和创新型社会的成长自然会被其束缚。
“中国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蓝领工人,而专业技能关键是教育,我们希望给这些人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教育机会,但是现在手机流量费非常贵,一个G就要70元。”在此次座谈中,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的上述这番话,从微观角度展现了高网费对于信息化生活的掣肘。而此类例子,恐怕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多如牛毛。此次总理的批评和建议,已经和民间多年的呼吁合流,希望能为宽带的提速降价提供新的巨大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