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敬波
今年慈溪市征兵应征报名人数超过任务数的10倍,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是慈溪市“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的拥军新模式发挥效用的结果。该市800多人担任了“代理子女”,替现役军人行孝排忧(7月31日《宁波日报》)。
新闻链接——慈溪探索社会化拥军新模式: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
![](http://www.cnnb.com.cn/pic/0/04/05/98/4059880_982708.jpg)
“八一”前夕,慈溪市古塘街道人武部、民政办工作人员上门慰问童张康老人。童张康一家三代人当兵报国,在当地传为佳话。(岑开杰摄)
古代倡导“为人臣者要忠,为人子者要孝”。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分身乏术,所以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为了兼顾忠、孝的平衡,古代征兵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作法。
然而近十年,几乎所有新兵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兄弟之中“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我肩负着全家的重任,你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的分工已经不合时宜,这使得征兵之中的忠、孝矛盾更为突出。
为更好地保障军人军属权益,浙江省专门出台了《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保障军人军属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对于激励更多青年入伍,激发全社会形成尊重军人军属的良好风尚,提高军人政治荣誉和军属待遇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单靠提高军人政治荣誉、提高军属福利待遇,还是难以完全解除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对“农村兵”来说,春耕、夏锄、秋收等农忙季节,都是他们比较忧心的时刻。即便是城市退休职工,也希望有子女绕膝的天伦之乐。
社会化拥军模式是解决新时期忠、孝矛盾的出路。古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说法,公众应当认识到,“老吾老”只是尽到家庭责任的小孝,“以及军人之老”才是尽到社会责任的大孝。只有更多的志愿者行动起来,解除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我们的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