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区的一段盲道与公交车站交错(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作者:范昉
作为为视障人士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城市“导向标”,盲道的设置体现了一个城市对视障人士的人文关怀和体恤,也是丈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然而,记者在天津市多条街道走访时发现,盲道存在着摆摊、机动车“占线”、铺设的凹凸不平、引导砖和提示砖铺设混乱等问题,有些盲道甚至成了“断头路”。盲道不仅未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反而成为城市“文明盲区”。(7月29日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29日拍摄一组照片:天津市区的一段盲道与公交车站交错,城市盲道变“文明盲区”。虽然照片标明是天津市,但若是标上全国任何一座城市,或者标上宁波,我都信。
几年前,《宁波日报》曾有一则报道说,我市的一些人行道备受蚕食,有位推拿店的盲人师傅称:“如果真的按照盲道行走,那么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是要出意外。”笔者也留意观察,盲道与公交车站交错,被分割、切断;盲道不连贯、被占道,有的成了“断头路”;行道树、电线杆竖在盲道上;盲道被摊位、机动车“占线”;引导砖、提示砖铺设混乱等。盲人按照这样的盲道行走,的确只有两种可能:一、回不了家;二、要出意外。这样的盲道非但不能为盲人提供方便,还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人行道(包括盲道)是城市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的位置总是在马路边上,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它的作用。然而,我们的思维总是让汽车捆绑了城市,对人行道、盲道的建设,往往在思想上也把它放在了“靠边”的位置。确实,较之以往,城市对人行道建设的重视提高了,人行道加宽了、漂亮了,并且在每一条人行道的中间设置了盲道。然而可以这样说,现在城市的盲道基本上形同虚设。
作为为视障人士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导向标”,盲道的设置体现了一个城市对视障人士的人文关怀和体恤。我们的城市能不能把所有盲道都贯通起来,车辆、摊位至少不占盲道,行道树要让开盲道。让盲人只要照着盲道走,就能回到家。
文明的细节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就像一座雕像,从整体看还可以,但细节经不起推敲,必然影响整座雕像的观瞻。同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由它的细节来测量。从人行道和盲道的建设和管理,就可以测量出一座城市文明的精细程度。有句话说得好:“针尖上摆擂台,拼的是精细”。宁波作为一座现代文明城市,要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必然要对文明细节予以关注,不能让盲道成为“文明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