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正文
谁是数百学生“被办卡”的幕后导演?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8-27 17:44:10   稿源: 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湘潭大学2011级毕业生小林(化名)8月26日向媒体反映,该校数百名学生入学时被悄悄办了银行卡, 部分学生一人被办了多张,并产生了30元年费。记者从校方了解到,目前已确认有267名学生被办了银行卡,校方正在调查了解此事。

又见“天降奇卡”!莫名其妙多了张银行卡,又莫名其妙“被拖欠”了年费。更为诡异的是,据学生反映,“至今为止我都没见过那张所谓中国银行的卡。”这神秘的借记卡,莫非来自外星球?

眼下,各方的回应是这样的:银行方称,经查证,该行2011年确实与湘大批量办卡,办的是借记卡,不存在信誉风险。然而,湘潭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湘潭大学学生会 8月26日下午发布声明称,“从未与中国银行相关人员接触,也没有与中国银行有过任何性质的合作。”这样看来,抛开细枝末节的痴缠纠葛不谈,肯定有一方是说了谎。破谎也很容易,办卡也只是数年前的事情,且银行开卡起码有层层签字程序——找到当年的办事人员也不难,核查当事人笔迹就更容易。不妨摊开来看看,究竟是谁在“被办卡”事件上睁眼说瞎话。

这事儿,恐怕不能点到校方查究为止。

发现了,曝光了,就销卡免单;要是时过境迁,账户里的年费,天长日久沉积下去,果真不影响征信记录吗?不管是校方违规还是金融机构违规,在批量办卡这件事上,学生个人信息被泄露、公民合法权益被僭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谁办卡?“导演”固然要揪出来。“被办卡”的权益怎么补偿?这问题也不能避而不谈。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违规了也只是销卡了事,没有赔偿机制、没有补漏功能,如此“调查”,有多大意义呢?当然,这些诘问不仅仅是指向校方,还有银监等金融监管部门。

这些年,有两个现象是不争的事实:一是银行卡越来越多。来自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49.99亿张。庞大数量背后,增长空间有限。二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办卡任务”司空见惯。跑到学校等单位寻求批量办卡的冲动,仍然客观存在,而银行职员违规、乃至违法办卡的案例也不鲜见。远的不说,今年4月,有媒体曝光——“查了吗?你名下有几张银行卡?”这句话成了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邯郸)校园内的流行语,上百名大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名下莫名其妙地多了数张某银行的借记卡,其中最多的一个人名下多达6张。结果呢,似乎也是不了了之,只是“该银行承诺愿意为学生们开通绿色通道,将这些‘休眠卡’注销,产生的费用全免。”

一个巴掌拍不响。站在学生的立场而言,问题其实就是两个:首先,“我的信息我做主”,没有本人授权,学生的个人信息是怎么从学校泄露出去的?究竟是哪个环节看管不严,又是谁在肆意授权?其次,大批量开而不用的“休眠卡”,其办卡意图显然很诡异,那么,银行方为何视而不见?这究竟是对来自上级“办卡压力”的敷衍,还是数字政绩在金融领域的癫狂表演?

大数据时代,学生信息是最有市场价值的打包数据之一。“陕西数万名高考生通讯信息遭泄露”、“ 无锡某教育咨询公司非法获取10万条中小学生信息”…… 尽管不久前,国办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核心内容之一即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而《侵权责任法》也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性内容,但不得不说的是,我们仍缺乏一部更加专业、可操作性更强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互联网+”的时代,数百学生“被办卡”,再次敲响了相关立法与机制保障的警钟。

编辑: 沈媛仪
 
“核心价值观”大闸蟹是“四风”新变种
·副局长"跑"了 登报寻官唱啥戏
·学霸调研报告留下的不过是一声叹息
·降准降息与柴米油盐酱醋茶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试营业,是此次舆论风波中被反复提及的一个经营概念,也成为“很高兴遇见你”餐厅向社会申诉内中无尽委屈的辩护理由……
辣评(lp)--稿件模板
    依法打击“越轨的集群行为”,就是要让哄抢者、公众看到“法也责众”,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种丑恶的镜头不再屡屡出现。
辣评(lp)--稿件模板
    师德师风不是一个“筐”,对于任何涉及“校园腐败”的倾向与苗头,就不能含含糊糊地“大事化小”。
观点集粹(gdjc)
炒股岂能也从娃娃抓起?
如何给孩子补上理财这一课
观点集粹(gdjc)
人人管好自家狗,何来残忍“杀狗令”
“杀狗令”与“疯狗式”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