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
不能契合学科专业地跨领域聘任名人做教授,更像是拿自己的职称名誉做交易。这种对“名人效应”的孜孜以求,恰与公众理想中的高校定位相违背。
邓亚萍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引发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舆论效应。一些法大校友和网友提出质疑,有学生公开致信校领导要求作出解释。中国政法大学随后发布声明,称符合兼职教授聘任规定中的条件和程序,聘请邓亚萍担任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主要工作是支持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建设发展”。
无论是在体育事业上的不折不挠,还是个人求学上的奋发努力,邓亚萍都不失为高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倘若高校时不时将其请到校园,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秘诀,我想不光是大学生,大概公共舆论也是欢迎和认可的。为什么一聘为教授,公众就反感了呢?
公众的质疑首先来自一种感性认知:体育教练成为法大教授,职业与专业两方面的巨大落差,难免让人产生离奇之感。尤其在当前教授评审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在学术缺乏宁静致远而喧闹浮躁的环境中,高校这种攀附名人的举动似乎并不讨巧,反倒显得是在自降学术品性,有些过于流俗了。
这些年来,大凡名人被聘为教授、兼职教授的新闻,总是会带来一片质疑之声,惹恼了不少人。被聘的名人教授是否上课、有无研究,更是备受公共舆论关注。说到底,公众质疑的原因,既有对“名人”挤占社会资源的反感,也有对“名校”过于贴近功利的警惕。而类似拿大学职称名誉攀附名人的现象,弄不好往往会让高校“自毁长城”。
因此,事件的焦点不在邓亚萍有没有真学识,那些拿出邓亚萍文凭和求学经历说事的人,当真误解了公共舆论反感的原因。而学校的回应也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若按照其逻辑,学校是否还要聘足球明星、羽毛球明星、影视导演乃至歌星影星来当兼职教授,以支持学校的体育文艺建设呢?
高校不是不能聘名人当教授,但前提是这种聘任有助于学校的学术发展,不能牺牲高校大学自治的精神理念。不能契合学科专业地跨领域聘任名人做教授,更像是拿自己的职称名誉做交易,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名人效应”。而这种对“名人效应”的孜孜以求,恰与公众理想中的高校定位相违背。提高高校的名誉和吸引社会资源的能力,正途应当立足自身的专业影响和知识输出,而不是借助名人的传播力量。
另外还值得反思的是,在制度视野下,国家理当为高校留足教学科研的自主空间,但一些高校聘任兼职教授的制度,本身折射出很多的行政化因素。例如中国政法大学聘请邓亚萍的决定最终是由人事处审核通过。缺乏学术机构的中立性审查,便很难保障受聘者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资质,而这也恰恰反映出当前大学自治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