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 特邀专栏 > 司马童文集 正文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01-08 09:55:28   稿源: 宁波日报

司马童

两个月前,宁波举办了一次比较“高大上”的国际研讨会,名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学术进展”,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21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土壤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对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很多人要么一知半解,要么一头雾水,但说到“毒大米”和“毒蔬菜”,大家就不会陌生,因为它们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危害。而大米和蔬菜等“染毒”,很大原因是滥施化肥、农药等,使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所致。

因此,一个自然的逻辑就是,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保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乃至生物多样性就是必然举措。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笔者以为,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既是有关部门的职责所在,也应成为“人人参与”的社会共识。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多样化程度。通俗讲,就是形形色色的生命及其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更会威胁生存发展。比如,宁波人爱吃海鲜,但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此前“东海无鱼”的危机让大家倍感焦虑。从更大范围来看,情势更显危急: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知21%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30%的两栖动物、37%的淡水鱼类、35%的无脊椎动物以及70%的植物处于濒危境地。稍早前,新华社的一则报道称,如果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过半海域的生态系统可能遭受重大影响,生物多样性会发生巨大变化。

生物多样性若每况愈下,人类的环境资源会越来越恶劣;而如果任凭物种消失,以致现有生态平衡被打破,地球家园或会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认为物种灭绝是自然发生的,人类不必过于担忧,有物种消失,也会有物种形成。但有关研究早已揭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物种产生的速度要远远低于其灭绝的速度。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就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无疑是基础条件之一。为此,应当强化公众教育,提高民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觉意识。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提高认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时时谨记和践行“我为生态,生态为我”的良好风尚。

编辑: 郑晓华
 
人民币真的在快速贬值吗
·反思公交车纵火案别模糊了底线
·失信名单“拉黑”300万人,来真的
·悲情公交车上与魔鬼对视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辣评(lp)--稿件模板
    360行,行行不容易。医生手术累倒的一瞬间,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白衣天使为拯救生命所付出的辛劳。
辣评(lp)--稿件模板
    更应想到,完全是由于一些公家单位的管理过于宽松,才使这种“测试”成了人们眼中的“奇葩”之举。
观点集粹(gdjc)
“退休人员续缴医保”不是唯一选择
退休人员或缴纳医保切莫一味谴责
观点集粹(gdjc)
假如“毒保姆”害的是孩子呢
如何让“毒保姆”不再成为老人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