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张弓慢评 正文
“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04-07 11:22:10   稿源:

新年第二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三家报纸,刊登了同题新闻《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宁波日报》发在第二版头条,《宁波晚报》和《东南商报》也在同样位置。三报的副标题一样:《市领导慰问新闻工作者并指导宁波日报改扩版侧记》。细心的读者从上述的诸多“相同”中,会悟到其背后的缘由。不过,笔者这里说的,是三报共用的这个“主标题”。

供给侧改革,是刚热起来的一个词。去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同月15日的G20会议上,习近平又重申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共同协同发力。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落实供给侧改革,为中国经济步入“十三五”周期夯实基础。

对于供给侧的含义,专家们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这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也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其中的“侧”,这里作“端”“一端”解。

以前,我们的经济不够发达,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也低,所以先投资生产大量产品,以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现在,公众的消费水平提高了,我们提供的产品,还是原来的水平,他们就不欢迎了,于是就到国外买他们需要的。许多人争先恐后去日本买马桶盖、去韩国买化妆品……就是因为国产的品牌要么不够高端,要么价格太高、服务不好。也就是说,过去我们解决了一个“有”字,现在要解决一个“好”字。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完成从“有”向“好”、或者说从低水平“有”向高水平“有”的转变。

供给侧改革原指经济领域,把它用到新闻生产上,就我的目光所及,《宁波日报》等三报还属首次。从供给侧的本质意义上说,用到文化建设上,也完全适合。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新闻生产经历了快速增长的繁荣过程。以宁波地区为例,20世纪80年代,全宁波只有一张《宁波大众报》,“文革”期间还停刊了一段时间。现在的《宁波日报》是1980年复刊的,《宁波晚报》是1995年创办的,《东南商报》2000年才发行。现在宁波的新闻生产者,除了各级的广播、电视,出版的报纸仅市、县两级已超过二十种。

与此同时,新闻市场也出现了与经济领域相似的现象,报纸越出越多、越来越厚,而读者却越来越少。这两年,曾经热过一阵的网站,也有成为“传统媒体”的迹象,手机成了人们割舍不了的新新媒体。供给大量增长,效益大幅下跌,就是说,新闻领域的供给侧有了问题,需要改革了。

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任务,经济学家厉以宁概括了四句话:产品个性化,服务人性化,品牌国际化,把顾客留在国内。前面“三化”可以视作手段,“把顾客留在国内”才是真正目的。新闻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我认为当前最迫切要做的是,淘汰过剩产能,改造落后技术,放下“官媒”架子,把受众留在我们的作品上,推进中国传统媒体凤凰涅?。

三报的报道,都引用了市领导的一句话:“受众喜欢什么,就生产什么,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首先要研究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商品,新闻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同样先要弄清受众喜欢什么样的新闻。这后一个“什么样”,既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以前,媒体内也经常念叨“增强受众意识”,但基本停留在口头上,现在可是火烧眉毛了。不研究所针对的受众,只凭自己一厢情愿,别说发展,连生存都成问题。《宁波日报》元旦开启的改扩版,勇气可嘉,但真正实现符合读者意愿的质的飞跃,还有更为艰难的路要走。作为一名曾经的新闻员工,笔者衷心祝愿她闯过急流险滩,创造新的辉煌。

编辑: 郑晓华
 
欢呼人才普惠制时代的到来
·千亿风电基地停摆发出的警讯
·众目睽睽下不能让求助靠“技巧”
·官员“早退”负效应不容忽视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故而可见,所谓的独生子女继承难问题,本就是伪命题,是不能知法、懂法、用法的结果。
辣评(lp)--稿件模板
    时代反腐,书协早应该顺势而为了,可是偏偏这一项工作中,书协做得有些姗姗来迟了。
辣评(lp)--稿件模板
    大千世界,古往今来,百姓对官员的要求与希望,其实很简单,不外乎三方面:廉洁清白,公正有为,惩腐治恶。
观点集粹(gdjc)
急诊分诊需要市民理解和支持
解放日报:急救人才紧缺,是最要紧的问题
观点集粹(gdjc)
全面禁止电动车是下下策
“禁电”话题缘何“高温”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