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给环卫工送粥只是硬币的一面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8-01-10 10:34:31  稿源:宁波日报

  毛建国

  近日,河南开封气温只有零下6摄氏度。市民张华在外卖平台点了50份热粥,备注就近送给除雪环卫工人和外卖小哥。看到备注的商家又加送了10多份粥。外卖平台第二天全额退款,还额外奖励张华500元。张华说,将会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1月9日《北京晨报》)

  这真是冬天的一则“暖新闻”,热心市民与爱心商家的道德接力,温暖了环卫工人,也温暖了更多人。事实上,给环卫工送粥的新闻不只发生在开封。包括宁波在内的其他城市,每年冬天,也有热心市民和商家给环卫工“送温暖”。不只是冬天,也远不只是送粥送水,社会对环卫工自发的关怀关爱还有很多。比如夏天,很多城市会上演“送清凉”的一幕,很多城市街头有“爱心驿站”,而且坚持了很多年。“送清凉”与“送温暖”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送关怀”。“送关怀”的主体,有政府部门,有爱心企业,也有热心市民。一座有爱的城市,才是美好的城市。

  “送关怀”层出不穷,原因应该有两方面,一是社会有爱,一是环卫工值得关爱。就拿眼下来说,气温很低,当人们猫在室内时,环卫工却早早走上街头,开始一天的工作。媒体曾刊发这样一张图片:在大连,一位环卫工在大雪中脱下鞋袜,拧着湿透的袜子。这样的环卫工让人感动,这样的环卫工值得关爱。

  关爱环卫工就必须让其“有尊严地劳动”,当“送关怀”活动此起彼伏时,是不是意味着环卫工已经实现了“有尊严地劳动”?答案恐怕是沉重的。很多调查表明,环卫工人处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和缺乏劳动保障等较差的生存状态。

  而且,就日常现象来看,固然存在“送关怀”的一面,恐怕也不无歧视、低视的一面。相对于过去,那种“不好好学习长大做环卫工人”的家长说教可能少了,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对环卫工人一视同仁,真正在心灵深处尊重环卫工人?有心搜索的话,相关“冷新闻”也不少。“冷”“暖”新闻并存,正构成了硬币的两面,不能因为“冷新闻”的存在而否认社会爱心,也不能因为“暖新闻”的存在而否认环卫工人的相对弱势。

  环卫工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平等对待,平等对待才是对环卫工人最大的尊重。从这样的视角来审视给环卫工送粥,显然多了一些沉重。当然,谁也不能否认给环卫工送粥的温暖,这样的“送温暖”多多益善。但环卫工人需要的绝不仅仅是送粥,对照“有尊严地劳动”,以平等视角对待环卫工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因此,当我们被给环卫工送粥的新闻感动的时候,还要看到其背后的真相与幻象。我们不能因这些关爱而忽视环卫工人的生存处境,不能因为看到有人给环卫工人送了温暖,就产生道德幻觉,就放弃改善环卫工人生存处境的努力。

编辑: 郑晓华
 
“环保冲击实体经济”!吓唬谁呢?
让列入名单的高校居安思危,让未能入选的高校看到方向与希望,真正激活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池春水。
相关征收机关也应当亲自出面,究竟是如何拆迁的、到底补偿了多少等问题,给其他拆迁户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说法。
发展租赁住房,具有平抑租金、房价乃至地价,促进楼市租售结构走向合理等多重意义。但也要汲取过去的某些教训。
在筑梦的路上,青年人要做有担当的“勇士”,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成功,便汇集了做大事的“能量”。
观点集粹(gdjc)
“雪乡宰客”,不宜轻言“只是个案”
以刮骨疗毒勇气重建,让游客安心跨过山海关
观点集粹(gdjc)
吐槽“家庭医生” 是个善意提醒
家庭医生应先求“医”再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