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涵涵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12月11日 《京华时报》)
大学阶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知识积累、通过激烈竞争而获得身心相对宽松的时期,个性张扬、青春洋溢,充满奇思妙想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面对新事物往往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但一些人在是继续学习还是暂时休学之间踌躇不决,现在,教育部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就给这部分大学生打开了方便之门。
某门户网站就此展开调查,你会选择休学创业吗?笔者很欣慰地看到,愿意和不愿意比例相差不大,说明网友对此决定保持理性的态度,而这正是一个创业者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更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是比尔·盖茨。人人都渴望成为创业者,成功者,在749万创历史新高的毕业生数字面前,大学生们比以往、比任何人更渴求一份心仪的工作,一份令人艳羡的事业,然而,如果你没有比尔·盖茨的“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编程员之一”的那份自信和技术,没有一个衣食无忧、生活无虞的富裕家庭,没有母亲(亲友)人脉资源及帮助推介的商业资源平台,仅仅只看到他从哈佛退学,就凭着一股子闯劲盲目模仿,极可能“盲人骑瞎马”,一蹶不振。
但反向观之,只要发掘一个比尔·盖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无可估量。因此,只要整个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宽松的创业氛围,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广阔的创业舞台,无数个潜在的比尔·盖茨或可脱颖而出。近年来,延长小微企业招毕业生享社保补贴政策、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毕业生灵活就业两年内可享受社保补贴、加大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帮扶、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落户手续等措施都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扫除障碍,一元钱办公司、简化住所登记、改年检为年报……一系列改革举措,向市场、向社会放权,激发了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而休学创业无疑是在给急于展翅的青春“松绑”。
中国经济正以改革姿态进入新常态,我们既要鼓励创新理念新思维,激励和保护敢为人先的青年创业者,也要宽容创业失败,鼓励继续在校学习知识、为事业打基础的学子们,成为优秀的个体,价值观多元的人生百态构成精彩纷呈的现代社会。可以休学创业,让适合创业、做好准备、勇于尝试的大学生随时抓住创新的灵感和机遇,主动先行一步,进而培育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化解就业压力,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才是青春中国、创新中国的最美图景。(斯涵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