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依元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市里出台意见,提出每年投2亿元发展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要对乱砍滥伐、盗挖偷采、毁林种植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追究法律责任。(4月7日宁波日报)
四明山是浙东最大的“绿肺”与“大水缸”,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呵护的生命共同体。联想到多次四明山旅游的经历,深感“绿色化”须从每个人“脚下”做起!
笔者随团或自驾去四明山旅游,常见到一些驴友不注意呵护山区生态,有的拔野葱、摘马兰,踩踏了一大片草坡;有的摘了好多野花;有的则挖了不少腐植土甚至野生小树带回家“美化”阳台。以往每次跟团去农村、山区,此类事也都屡见不鲜。到2020年,四明山区域游客年接待量力争达到1100万人次。如此之多的游客假若每人出山时都摘一朵花、捧一把土,那是多大的数量!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但若成千上万旅游者都这么干,再丰厚的绿色资源也有“枯竭”的一天!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指出应“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并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 3月24日新华网)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的提升, “四化”变“五化”。从“植树造林、绿化”到“有机、无公害等”,再到“环保、生态友好”,“绿色化”经历了三次概念更新。前不久在全国人大分团会上,习近平称赞贵州生态很好,甚至可以开发“空气罐头”,称赞云南“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不啻是对“绿色化”的形象诠释。
有人总以为“绿色化”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政府和企业固然应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的程度,让绿色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百姓作用也不可或缺。“绿色化”有待人人参与,发挥作用,它应成为老百姓每个人的追求与行动。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唤醒人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绿色的尊崇,激发人们的参与感。
“绿色化”应成为人人遵循的价值取向。所谓“价值取向”说通俗一点,就是“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树立这种价值取向,就是凡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我就去做,不利于生态文明的我就不做、抵制。要让环境绿,首先人心要“绿”起来!这种价值取向的培育,当下就有事可做,如从倡导“绿色春游”做起,去野外休闲“只带走美好印象不带走任何不该带的东西”。
“绿色化”也应成为人人推崇、热爱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应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力戒奢侈、不合理的消费。要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把爱护自然环境、提倡低碳生活、崇尚勤俭节约作为生活中的文化习俗,自觉地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哲人历来有“知易行难”之说,即“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绿色化”的美好愿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对政府和企业而言难,对每个人而言更难。因为多年来形成的旧价值观念与生活习惯很难一朝一夕破除。我们不妨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让神州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相信你我携手同心,一定能让“绿色化”从愿景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