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经济文艺
“解压经济”走红,须警惕消费主义陷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2-11-17 09:36:0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孔德淇

  日常生活中的困扰、职场道路上的困惑、疫情包围下的焦虑……现实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催生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不同方式为解压买单。各路商家纷纷盯上这块“蛋糕”,各式各样的新兴解压产品层出不穷,新业态解压服务也不断涌现(11月16日正观新闻)。

  一些人面对焦虑时,承压能力不足。解压经济正是瞄准这一现象,利用单调重复的产品服务内容,帮助人们短暂放空大脑、重获内心平静,从而消解现实世界中的“压力过载”。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解压玩具”“解压神器”等关键词,相关商品超过2万件,这些产品价格大多从数元到百余元不等,被视为年轻人自我疗愈的“减压阀”,其通过简单重复的机械活动、持续舒缓的声音刺激,将人的情绪转移到外物上。除此之外,陆地冲浪、剧本杀、撸宠等线下解压业态,也日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解压产品和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一个压力宣泄的出口,但若不加以节制、沉迷其间,连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依靠“解压神器”纾解压力,无法从根本上“药到病除”,反而容易陷入“解压套路”,掉进消费主义的深坑无法自拔,让顶着压力赚取的辛苦钱,到头来赔在了解压上。

  在短视频平台,经常可见带有“减压”字样的经验分享,在话术包装和氛围烘托下,压力似乎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形中将年轻人推到了一个更加焦虑的境地,实则是制造贩卖焦虑,收割话题流量。因此,除了摆脱对“解压神器”的依赖,我们也要警惕人为制造的“解压焦虑”,莫被压力反噬阻塞行动、误导方向。

  在业余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激发追逐梦想的朝气,找到价值实现的渠道,显然是更好的破局之法。倘若说,一些年轻人进行解压消费的初衷是为了摆脱压力、抵御焦虑,也需认识到,不甘于固定而呆板的生活,试图寻求另一种选择,才是减缓压力、促进成长最可靠的方式。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年轻人也才不会轻易掉进“解压经济”的“陷阱”。

  说到底,在成长和奋斗中,面临困难和压力在所难免。相比于真金白银的解压消费,不断提升自我、修炼心性,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才是应对压力焦虑的正确打开方式。

编辑:郑晓华
 
专题:深学笃行二十大精神
· “席地而坐”是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伸展
· “刮腻子”刮出世界冠军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 “共享物资站”邻里共同体意识让爱流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