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抓作风转作风要破除“一阵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2-11-23 09:59:47  稿源: 宁波日报

  戈岩平 

    

  当前,全市上下“五问五破、五比五先”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经过几个月的作风洗礼,广大党员干部普遍认为,在全市上下全力打造“六个之都”、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关键时刻,开展这次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既是一次精神上的“补钙”,也是一次思想上的“加油”,极大激发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争先进位的志气、攻坚克难的胆气、变革创新的锐气。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干部认为,作风建设“年年搞、搞不出新花样”,存在着“闯关”“过关”心理——或者“上级一重视,马上就抓,领导不强调,立刻就放”;或者“雷声很大,雨点很小,风头过后,一切照旧”;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时新鲜、三分钟热度”,等等,如此应付式做法或心理,是把作风建设当作“一阵风”的具体表现。

  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加强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历史选择。老百姓认识和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呈现良好的态势。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形成良好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是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部署,强调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作风建设久久为功,必须从建章立制、立规明矩入手,构建常态长效机制,确保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落细落小、抓细抓长。

  抓作风、转作风,应树牢系统思维。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走出“脚痛医脚、头疼医头”的思维怪圈。制度内容要统筹兼顾,明确制度建设清单,既强调单项制度的制定修订,又重视与其他制度的衔接协调;既建立健全激励性、保障性规定,又充实完善惩戒性、约束性规定;既要加强实体性制度建设,又要注重程序性、监督性制度建设,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贯穿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各方面。

  抓作风、转作风,应遵循法治理念。构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机制,其本质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应当自觉践行法制思维和法治理念。树立和践行法治理念,就是要着力改变一些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重权力轻权利的传统思维,就是要着力引导和要求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中树立制度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制度意识,让学制度、用制度、守制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抓作风、转作风,应强化制度执行。有的地方和单位在执行作风制度时避重就轻、趋利避害,讲道理头头是道,查原因遮遮掩掩,追责任相互推诿,当老好人的多,批评深究的少,习惯搞“下不为例”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存在着“适度容忍”的心态,使制度规定变成“稻草人”,甚至导致“破窗效应”。从这个角度看,避免抓作风、转作风沦为“一阵风”,制度执行是关键,唯有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强化威慑约束、刚性落实,制度规定才能成为带电“高压线”。

  抓作风、转作风,应践行宗旨意识。现实中,群众参与不充分,习惯以自我感觉代替社会评价,“自说自话、唱独角戏”,是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一大弊病。有的地方和单位抓作风、转作风,习惯于搞体制内循环,喜欢“自我设计、自我实施、自我评价”,对社会公开程度不够,导致群众对作风制度建设具体规定知之甚少、监督无门。因此,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就应当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对作风建设有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

编辑:郑晓华
 
专题:深学笃行二十大精神
· “席地而坐”是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伸展
· “刮腻子”刮出世界冠军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 “共享物资站”邻里共同体意识让爱流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