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二十条”“新十条”接连公布,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疾控专家们分析判断,人人毫无例外地感染一次新冠病毒,是迟早的事,各地要做好应对疫情第一波冲击的准备。
对一个地方来说,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最怕的是挤兑医疗资源。老年人、小孩子、孕产妇、残障者、有基础病或重病的人,被专家称为“脆弱人群”,容易感染病毒,是保护的重点和难点。疫情防控措施“松绑”后,仍规定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要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各地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开通互联网平台,让医生在线诊疗、开药,由第三方送药等,正是为了支持居家隔离,分流感染者,降低疫情焦虑和交叉感染风险。
有人说,既然可能“全民尽染”,那不如“早阳早好”。这对免疫力好的人而言,是有道理的。但人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身体好的人感染了,无症状或者轻症,不用休息或休息几天就好了,如果不把它当回事,传染给更多人,特别是“脆弱人群”,那么,去医院就诊的人就可能短时间内增多,给医院造成极大压力。
如果把应对疫情冲击波,比作挑一副千斤重担的话,一次性扛起挑走,当然好。但应该认识到,我们的人均医疗资源本就紧张,如果短时间里出现集中感染,千斤重担极有可能一次性挑不起来,扁担也可能被压断。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分10次,每次挑100斤,甚或能分50次,每次挑20斤,那一样可以把这副重担挑起来。这样,耗费的时间会长些,却不容易发生压坏扁担、压伤人甚至压死人的事。
“新十条”发布后,许多城市规定,进入医院就诊,仍需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有紧急情况者,可以走“绿色通道”)。在我市,12月9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康宁医院发布了这样的规定;昨天,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也跟进了。
这不是抬高门槛、为难病人,而是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保护,合理而必要。试想,如果不用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大量感染人员涌入医院,不小心传染给医护人员,造成大面积“院感”,是多么可怕的事。我甚至认为,在疫情第一轮冲击波结束之前,所有医院和特殊场所需要这样的自我防护。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像钟南山院士所说,感染奥密克戎,就算是无症状或者轻症,完全康复一般也需要7天到10天。医院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如果医护人员大规模感染,几天里,好多人没法正常上班,那谁来救治病人,特别是那些急难危重的病人。人命关天,刻不容缓,总不能说等医生病好了,再给病人看病吧。
这些天,各地纷纷发布通告,提醒大家一如既往地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集聚、莫恐慌等,仍然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实用的措施,真正惠而不费。每个人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既是对个人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更是对城市应对疫情冲击波负责。
张文宏医生提醒大家,本次疫情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他建议,子女对家里老人的保护,除了劝说老人打好疫苗之外,看望老人时要佩戴N95口罩,并告诉老人,这段时间内不要去跳广场舞、打麻将、集聚聊天,帮助老年人尽可能安全度过高峰期。
张文宏医生对同行说,社会面的常规核酸检测已经不做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感染的速度会非常快。情势仍然严峻,怎么办?不是有人说的“索性躺平”“早阳早好”,而是用心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尽量“慢阳”“迟阳”。不是同时集中生病,而是有节奏地慢慢感染,把感染曲线拉得低一些、平一些,应对的担子能分得轻一些。这样,只要不是高峰期突至,千斤重担一次挑,那就既能有效消除大家的恐慌心理,也能防止因感染者剧增而挤兑医疗资源。
3年了,防控疫情,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奥密克戎的毒力已经大为减弱,这时候,用好智慧和耐心,打赢“大决战”,应该不会多难。大家慢慢适应和习惯,千斤重担多次挑,像专家们所说,3到6个月我们将整体度过这波疫情,一天天回归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