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上周五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抓好经济工作”;前天下午,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抓项目、促转型、增动能、稳主体、畅循环、推改革、提品质、惠民生、护平安;同天,我市正式发布“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行动方案,组织发动企业赴境外洽谈订单、拓展市场……
开新局之际,我们为啥这么重视“拼经济”?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追溯历史,早在公元4世纪初的东晋时代,我们的先人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在传统文化中,“经济”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一百多年前,“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由此,他还给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理论的阐述,或许远不如现实有说服力:
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原本经济增长势头不错,但后来由于各方面因素,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迟滞、徘徊不前,引发这样那样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有的甚至陷入了长期动荡。
从自身发展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归根结底,在于经济持续、稳健、快速、高质量发展。
从当下处境看,受国际地缘政治和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发展的内外环境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拼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我们才能增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挑战的信心和定力。
城市之间实力的比拼,又何尝不是在“拼经济”?
计划经济年代,有些地方因为获得了国家政策和重大项目的垂青,城市地位伴随经济地位快速提升。后来,因为优势不在了、经济没落了,人口随之大量外流,城市也变得萧条。
改革开放后,得益于计划单列体制的实施和民营经济的腾飞,深圳、宁波、厦门等沿海开放城市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经济成功转型、繁荣和崛起,带动了整个城市的转型、繁荣和崛起。
就连城市精神的内在修炼,也与经济发展相伴而行。如浙江很多地方在讲的“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这“四个千万”精神,就是改革开放初期“草根经济”在千军万马闯市场中磨砺出来的。
有一个颇为流行的灯光指数,说的是城市夜间的灯光数据,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繁华程度——灯光指数值越高,代表城市的繁华程度越高,灯光指数变化率越大,说明城市经济、人口发展越快。
灯光指数未必就能说明一切,却也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的视角。如灯光指数排名靠前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正是当代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和繁荣的地区,这是不争的事实。
今天,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铆着劲,在寻找城市实力、品质、颜值等提升的新机遇、新动能、新赛道。这背后,最为重要的推力,仍然是经济。经济的规模、经济的质量、经济增长的潜力,决定着城市“先行”的速度,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经济,广义而言,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经济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发展经济,我们每个人都是实践者、参与者、受益者。
比如,从生产角度看,它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让我们端上了谋生的饭碗。经济形势好,就业岗位自然就多;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就会面临更多竞争和压力,“内卷”现象就会更严重。
又如,从消费角度看,它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我们日常的“吃、穿、住、行”,哪一样离得开经济这个根本?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了,人们才能吃得更健康、穿得更舒适、住得更温馨、行得更便捷。
再如,从分配角度看,经济搞上去了,企业有了更多盈余,地方政府有了更大财力,我们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才有更多的支撑和保障,工资收入等各方面待遇,也才有水涨船高的可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乃民生之本。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明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拼经济”正当其时。让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实打实的举措有效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从容应对风险挑战,努力推动明年经济运行总体回升、迎来崭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