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惊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国家有国家的布局,宁波也有宁波的布局,在东部新城、鄞州南部新城、镇海新城等中心城区板块兴起后,如何打通中心城区与余慈地区的连接,加快宁波都市圈建设,为实施杭甬“双城记”打好基础,成为当务之急。
2022年8月16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在翠屏山中央公园和余慈地区统筹规划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大都市北翼和翠屏山中央公园,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重要标识。之前,“翠屏山”先后出现在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和今年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上。
翠屏山一个充满诗意的名词,耀然而出,引人遐想。翠屏山不是一座具体的山,它位于宁波北翼城镇集聚发展区地理中心,三江平原和三北平原之间,东西绵延40余公里,横贯镇海、江北、慈溪、余姚等区域,山色苍翠,湖山相伴,如画美景点缀其中。在这片方圆4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即将崛起一座宁波大都市的中央公园。
翠屏山中央公园概念的提出,使我们看到了宁波北部大开发的大手笔构想,我们有以下几点畅想:
要开门做规划。事实上,8月16日上午在市政府会议中心,一场持续近4个小时的座谈会,已做了很好示范。参加这个会议的不仅有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还有江北区、镇海区、余姚市、慈溪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人大和政协主要负责人。市委书记直接听取县市区人大和政协意见建议,在宁波历史上并不多见,充分反映了市委领导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智慧。建议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展范畴,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发布征求意见建议书,群策群力,广招英雄,广集民智,发动宁波干部群众集体做规划,把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起来,真正做到开门做规划。
要适时调整方向。从2008年开始,宁波就提出余慈一体化发展战略,十多年来对促进余慈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时至今日,在翠屏山中央公园概念呼之欲出后,是继续余慈一体化发展,还是余慈加快融入宁波主城,在战略上应有一个重新研究考量。事实上,余慈区域作为县级城市,本身能级不高,资源有限,而当前慈溪又在加快与前湾新区融合,因此导致余慈一体化,包括原先谋划的周巷、姚北一体化,到目前进展也不大。因此,建议当前应以翠屏山中央公园建设为契机,推动余慈深度融入宁波主城,实现发展能级跃升,并适时调整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成为宁波大都市的新板块,从而促进市域一体化整体空间格局成型。
要以大项目带动。翠屏山片区山水资源优质、历史文化悠久、发展潜力巨大,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要载体。翠屏山片区规划面积420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一个区块,不可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以大项目为抓手,予以重点突破。坚持交通先行,加快规划建设通苏嘉甬沿海高铁、沪甬跨海通道、宁慈城际铁路、翠屏山快速路、中横线快速路以及余慈东西向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为融入宁波主城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加强项目支撑,抓紧调研谋划一批“大通道+大循环”“大智造+大转型”“大文脉+大旅游”等融合发展项目,进一步挖掘提升区域的人文内涵、自然内涵、生态内涵,探索田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要落实机制保障。适时调研设立专门管理协调机构,对分布在慈溪、余姚、镇海、江北的资源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成立项目化公司和融资平台,并积极探索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开发建设模式,根据建设时序、实施难易、规模大小、区域分布等,把分散的项目进行统筹谋划、有机整合,由实施主体单独或联合其他主体,采用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进行开发建设,确保出精品、出亮点,真正把翠屏山中央公园打造成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要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