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评论大赛
乡村善治,让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3-01-09 13:0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王晓来

  2022年,余姚市马渚镇斗门村运河风情美丽乡村成立“六六连心”村务督导小组, 10个自然村各推选出2-3名村务督导员,当好“老娘舅”第一时间就地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以村级面貌提档、美丽经济提质、全域治理提升、提升乡风文明为抓手,让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当好乡村发展先行者。

  这十年,把乡村善治作为深化法治宁波建设的大平台。村规民约的法律性质村民自治应当“依法而治”。这里的“法”,首先是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谓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就是村民自己的“小宪法”,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是村民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据。“浙十年”以“自治、法治、德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浓厚氛围,推动“村规民约家家学、家风家训代代传”的良好氛围。来源于传统风俗村规民约植根于乡土社会,凝聚着基层群众的共同道德、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不仅要体现与村民日常生活的关联度,还应实现与法治理念的交融性。它是村民基于法律的授权,依照村民集体的意愿,在实现自我教化、矛盾化解、移风易俗、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越是富含法治精神、严守法律规则的村规民约,越能获得村民发自内心的支持,越能成为村民自觉遵循的公序良俗,越能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秩序。

  这十年,把乡村善治作为深化法治宁波建设的试验田。回首十年,新农村发展以产业赋能、文化赋魂、生态赋行中蓄势先行。“合法性”是对村规民约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让村规民约与法律有机衔接,将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才能更好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斗门村党总支制订升级换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手册》,依托微网格,以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个体“联六包六”机制,凝聚网格员、民情联络员、党员干部等力量,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深入开展运河风情美丽乡村“六六连心”督导工作,做精做深“掌上治村”数字自治平台,激发众智、汇聚众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多目标动态平衡,完善协同管理平安机制,让良风美俗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公共美德。

  这十年,把乡村善治作为深化法治宁波建设的活教材。现实中,违反法律的村规民约时有出现。例如,村民的赌博、打架斗殴等,侵占良田乱搭建等暴露出一些村民自治组织法治观念的淡薄,依法治理理念的缺失。乡村善治的核心,是法治融入是乡村发展的标尺,乡风文明、十里乡约是人们“记住美丽乡愁的重要载体”,一以贯之践行“两山”理念,让违建必拆、违法必究的思想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让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每个村民的自觉行动。在乡村善治中评选身边的好人、乡贤,发挥“落叶归根”的情节,“常回家看看”的观念,形成融合“先行”借力发展的“乡愁经济”,走对走好知礼立德、守望相助乡村善治的长效机制。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法律作为整个社会的共同底线和准则,村规民约不仅是对法律规则的有益补充,也是对法律制度的通俗化、地域性诠释。只有在法治框架内对村规民约予以不断完善,才能最大化地彰显村规民约的功用和价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提升村规民约的法治化水平,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路径。乡村善治并非一朝一夕,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道理讲清、政策讲明、程序到位,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提供样本和参考,进而推进全省法治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编辑:郑晓华
 
专题:深学笃行二十大精神
· “席地而坐”是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伸展
· “刮腻子”刮出世界冠军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 “共享物资站”邻里共同体意识让爱流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