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评论大赛
十年城市蝶变,看宁波如何走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3-01-09 13:02:5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吴永忠

  这十年来,宁波的变化很大。从三江口,到南部新城,到东部新城,再到镇海新城,姚江新城,宁波各区域都在以再造一座新城的精神完成一次次城市的蝶变。再从卫生城市,到文明城市,到典范城市,现代文明社会,文明城市更是一块金字招牌。现代化文明时代,城市化发展内涵和发展趋向,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格局和品质,看出一座城市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

  一、从城市格局看物质富裕

  城市格局为物质富裕夯实“硬度”。从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到计划单列城市,再到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宁波每几年都在进行一个跳跃。从GDP总量、制造业优势、港口繁荣、商务贸易、财政税收等硬指标看,宁波经济优势一直突出,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奠定了这座城市在全国城市方阵中的经济地位。再从城市建设来看,有人说宁波落后了,跟不上现代化的节奏,高楼大厦不够高,都市魔幻感不强。然而,从横纵向做客观对比,宁波这十年来的城市变化堪称华丽。一座座新城矗立而起,现代化城市的封面不断改写,这是可见的事实。宁波,从浙东门户的历史名城,到沿海开放新城,再到滨海化大都市,各城市副中心不断融入到市中心区,城市的空间布局、业态更迭、环境居住等都焕然一新,此一斑可窥全豹。

  更为重要的是,宁波这十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兴起,现代化生活设施和产业配套也随之完善。一批批的城市商务区、大型商业、品质小区、城市公园、公共绿地等都崭新而起,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城市展馆,休闲广场、文旅游乐、节庆活动等新兴而起,城市处处在以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姿态,融入到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创建。城市化也推动了产业化,产业园区、创业园区、高新开发区、新型商务区等蓬勃发展,聚集了人气,带来了财富,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物质的富裕。因此,做大城市格局,相当于做大了城市的蛋糕,为共同富裕创造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二、从城市品质看精神富有

  城市品质为精神富有提升“温度”。共同富裕,除了物质上的富裕,更有精神的富有,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就是既要做大城市格局,更要做精做细城市品质,让城市居民过上接地气的品质生活。这方面宁波这十年的步伐走得同样很稳健,最直接的体现,在于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厚德城市的打造。文明城市,体现在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文明城市不仅体现在一块“牌子”,更是一个城市的“里子”。城市的文明程度,检验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高度。虽然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古已有训,然而物质富足也不一定带来精神的充盈,现代城市病导致的“文化荒漠”和“精神黑洞”可谓前车之鉴,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要有“温度”,要在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制度上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做有“温情”的城市化。如果说做大城市格局需要大刀阔斧的“干劲”,那么做细城市品质要的是绣花针式的“巧劲。”

  精神富有是一种感官体验,每个人的感受千差万别,一时无法简单下定义。但是,就城市化而言,如果要找一个衡量的指标,那么生活在这个城市人们的幸福感指数和满意度指数,可作为评价的落地点。这十年来,宁波的幸福感指数一直保持在领先的地位,连续12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在营商环境、人才吸引力、平安创建、人文宜居等方面都是领先的。至于医疗、就业、求学、养老、社保、居住等更生活化的指标,相信每个市民都有自己比较真切的感受,应该说有完善,也有提升的空间。因此,相对于物质富裕的“硬实力”,精神富有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

  三、共同富裕下的城市精神构建

  城市精神为共同富裕构筑“深度”。宁波作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探索城市,提出要“打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先行市”、“到2025年全社会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达到51%”,还提到“中等收入群体、困难群体、新市民群体等共同富裕”的难点问题,这一系列目标、任务和举措,都将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精神的构建。如果说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那么这座城市的共同富裕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呢。

  宁波向来是一个靠海,开放、包容、自信的城市,理性、务实、开拓、创新,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基因。从河姆渡文化,到宋韵文化,到浙东文化,从农耕时代,到海上贸易,到滨海大都市,从远古文明,到现代文明,宁波一直保持着物质上的开拓和文化上的创新。沿着这样的城市文化积淀,探索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构建起符合共富理念的城市精神,构建起共同富裕下的“共同价值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每个城市有其“自发的秩序”,人们根据各自的现状、定位、意愿,找到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同时城市也需要“理性的建构”,提供公共的服务和公平的环境,缩小人为的差距和不平衡,减少人为的混乱与对立,减少不必要的“内卷”和“内耗”,在“共同”中尊重“差异”,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城市运行机制,形成“共富”、“共美”、“共情”的现代城市精神。

编辑:郑晓华
 
专题:深学笃行二十大精神
· “席地而坐”是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伸展
· “刮腻子”刮出世界冠军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 “共享物资站”邻里共同体意识让爱流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