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闲时翻看老照片,父母三十年前的一张“街拍”照片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已经泛黄的相纸上,父母依偎在宁波市中心的街头,面带笑容,地上零星散落着小石子,环境看起来不甚美观。留下合影,我有些不解地问母亲:“你们怎么不挑个街景更美的地方拍照呢?地上看起来也不太干净……”母亲笑笑答道:“这是当时宁波最繁华的地方,已经很好了。”
我还在牙牙学语时,就跟随父母来到宁波,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见证了城市从街景难觅到处处是景。街头巷尾的巨变,正是宁波加大步伐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迈进的缩影。
打造城市“微景观”,提升都市闪光点。有人说,拍照是为了记录下一瞬间的美好。精心打造的风景区、城市微景观都有可能在社交平台“出圈”,瞬间成为网红打卡地。不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只要用心塑造、避免雷同,契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就能引发网友们“自来水(为某项事物义务宣传)”,获得关注。东钱湖院士中心的一棵树,因拍照好看,成为网络上的“香饽饽”,人多的时候甚至要排队。一块写着“我们如此热爱宁波”的白墙,也吸引了众多网友专程打卡。
这些网红“微景观”能红,除了拍照“出片”,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提到网红,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抗拒,认为是带有一定贬义。但只要网红景观作用发挥得当,就能够为城市提高知名度,延伸城市发展空间,提供发展新动力。城市的发展的各项资源难免向中心流动,而乡村、市郊也可以通过深挖自身潜力,打造吸引目光的“微景观”,建设全域一体化的滨海大都市。
塑造城市“地气感”,提升市民幸福感。现如今,露营、户外等活动在都市圈子里流行起来,一到周末,潮流都市人带着天幕、帐篷,在大自然安营扎寨。装备齐全的,可以找个地方过夜;轻装上阵的,一块野餐垫铺在草地上也可以。支撑起这种“松弛感”的,是宁波的城市规划者们从细节上、细微处做足文章的不懈努力。
干净是城市环境的基础,是民生幸福的里子,更是文明城市的底色。无论是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还是建造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健身步道,都是切切实实地在关注市民“小而美”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在为群众将幸福感、获得感具象化。如今,你可以看到,人流量巨大的天一广场、老外滩干净整洁,处处都有可以歇脚的地方。你还可以看到,乡间田头,一件件精美的雕塑小品错落有致,点缀在绿水青山之间。
创造城市“记忆点”,提升城市辨识度。一块“我在XX很想你”的路牌火了,无数的城市效仿,换汤不换药。互联网的零时差使得模仿变得轻而易举,造成“千城一面”,从而逐渐背离城市本身的独特气质。宁波在城市规划建设、城乡风貌提升等方面则有着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和更深的思索。南部商务区的莲花楼造型独特;各个乡村拿出看家本领提升改造、吸引游客;象山亚帆中心更是乘着亚运的东风,亟待扬帆起航……这些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井头山遗址直接把宁波的历史往前推了1000年,宁波的历史底蕴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宁波的城市记忆点不止停留在河姆渡、天一阁,更是在往更新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力。
头顶是蓝天,向东是大海。这些年来,宁波这个城市的整体风貌越来越昂扬,街景的变迁看似是一个个小小改变,实则凝结着建设者的无数心血,每一步都是迈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坚实步伐。未来的画卷已然铺开,正等待每一个践行者发挥创意和汗水,绘就最美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