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预算2.5万都不够?过年开支要里外都算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3-01-25 11:30:25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关育兵

  过年回老家一次需要多少钱?最近有杭州网友“@yusa家的喵子”一算破防,过个年基本要花掉3个月工资,预算2.5万都不够(1月18日光明网)。

  从这位网友的预算来看,在这2.5万里,有给一家三口准备的年货,3000元左右;有过年的新衣服,5000元;还有小赌怡情,得准备2000-3000。你看,给一家三口准备年货和买新衣服,就预算了8000元。这8000元和回家过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即便不回家过年,也是要花的,不是吗?过年小赌一下,未必不可。但总是有输有赢的,怎么就一定会是输呢?再者说了,即便回家可能小赌,不回家就不会小赌吗?把此算在回家上,并不适宜。如此一算帐,这1.1万并不是回家的必须费用,算到回家支出来,并不恰当。

  在这位网友的预算中,回家的大头,还在于给两边老人钱,4个,就是8000。首先,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和回不回家是关系不大的。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不能回家,心里有愧疚和歉意,往往给父母的更多。所以,说这笔钱是因为过年而产生,并不恰当。进一步来说,除了父母没有退休收入或者是没有一点储蓄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给父母的红包,往往会被父母以更多的形式反馈。比如,给孩子红包,或者在买房买车的时候,予以资助。真正给父母的,只是一份心意;到最后,父母真正花子女钱的都是少数。

  当然,过年需要给小朋友压岁钱,需要给亲友一点礼物。这些可能都是最为切实的支出。但俗话说得好,人情往来、礼尚往来,有往就有来,有支出就有收入,这是肯定的。只计算支出,不计算收入,这肯定是不对的。有网友就说,收的同时也有进账,如果亲戚之间的情况都差不多,那大概率可以达到收支平衡。这才是比较客观的预算,而且,这部分在过年的支出中也并不会太多。

  回家过年,的确有一些是真正的支出,回家的交通费或者是油钱、过路费,这是实实在在的支出。但这样的支出,并不会多。相对于回家带给人们的快乐,实在是不值一提的。而且,即便不回家,往外走一走,花费也少不到哪儿去。

  由此可见,过年花钱是真的,但说因为是回家就花费了更多,确实是不符合实际的。否则,每年那么多人回家,有几个人是因为回家过年而影响了正常生活呢?更为重要的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最重要的是丰俭由人,量力而行。条件好的,莫说两三万,花个几十万,都不稀奇;条件有限的,几千元,甚至上百元也能过年。

  过年不是大出血,过年也不是比拼,过年更不是清仓大甩卖。我们就是普通打工人,我们回家为的就是团圆,只要认识够正确,回家过年花费真的不会太多。 

编辑:郑晓华
 
专题:深学笃行二十大精神
· “席地而坐”是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伸展
· “刮腻子”刮出世界冠军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 “共享物资站”邻里共同体意识让爱流动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