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
近日,《浙江日报》推出《招商,要向先进地区学什么》的专题报道,邀请省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为宁波新一轮招商引资把脉问诊。文章刊发后,反响热烈。
在全力“拼经济”的大背景下,宁波应当如何立足于高质量发展,推动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对照国内一些招商引资标杆,专家们相继给出了“以投带引”的“合肥模式”、“抄底纾困”的“深圳模式”,以及着眼中长期产业布局的“常州模式”。就像我们平时常说的,“鞋子合不合适,最好问问脚”。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基础各异,招商模式孰优孰劣,很难简单评判,照搬照抄也未必合适。但有一条是相通的,那就是践行营商环境就是“引商环境”的理念——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招商”“引商”“安商”“聚商”“兴商”的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成长的土壤,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营商环境既是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它既包括政府服务的便利性、要素供给的支撑性,也包含了市场体系的公平性、市场准入的统一性和法治体系的完备性,其本质涉及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周边环境条件和综合成本问题。一个地方重诚信,办事便利,市场公平,企业合理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政商关系亲清有度,洼地效应自然就产生了。反之,口碑不佳,信誉扫地,亲清不分,恐怕再卖力吆喝,也是应者寥寥。
有人说,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诚哉斯言!这个环境,说的正是营商环境。现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过去有的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诱人,给出的政策,不可谓不优越,可很多外地的企业还是不敢去,有的即便去了,也是“水土不服”,过不了多久就跑掉了。招了商而不能“安商”,引了资却不能兴业,根源何在?就在环境。市场经济是典型的“候鸟经济”,哪里环境好,哪里有利于生存发展,企业和项目自然就往哪里走。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早已人尽皆知。不过,从实践层面看,有的地方还是有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有的“新官不理旧账”,对原来做出的政策承诺不兑现,订立的合同不履行,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失和困难;有的“看人下菜碟”,在审批、监管和服务中,对大企业、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办事快捷宽松,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则拖拉严苛;有的招商引资时一副笑脸,项目资金落地后立马变脸,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此等等,是“引商”的大忌,必须坚决纠正。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竞争力。各地应进一步转变理念,从城市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基本面”,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美誉度”。一方面,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加固“底板”,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让营商软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另一方面,用心当好服务发展的“店小二”,聚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精准、精细、高效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搬掉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此外,还应进一步释放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强烈信号,强化重商亲商、强企兴企的鲜明导向,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真正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切实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
“植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出实招、求实效、用真功。只有在理念上“爱商”“亲商”,在行动上“助商”“扶商”,才能让更多的投资、项目纷至沓来,才能有“百鸟归巢唱新曲,万马奔腾创新业”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