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胡子上簪了几朵鲜花,在树下作拈花品酒状……近日,一则“杭州文旅局长高清写真”视频,引起网友关注。对此,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表示,该“文旅局长”是假的,将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近段时间,不少地方文旅局长“粉墨登场”,拍摄视频,为当地旅游业“站台”或“直播带货”,纷纷“出圈”。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假冒文旅局长,快速攫取流量,借机牟利,甚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
此类“碰瓷”行为性质恶劣,不仅涉及虚假宣传,严重损害所涉地方的形象,更涉嫌招摇撞骗,为法律所不容。
“李鬼”们为什么如此猖狂?究其原委,当违法收益高于违法成本,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破窗效应”一旦发生,可能伤害整个“文旅带货”行业。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主要任务就包括,坚决取缔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
假冒“文旅局长”事件的发生,再次暴露传播平台内容审核失范的问题。信息真实性,不能只靠用户自行判断,内容平台应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严格履行核实义务。
谁火就模仿谁,哪个话题热就跟风哪个话题——“逢火必蹭”,已成一些“自媒体”牟利的套路。对此,要露头就打,让其动辄得咎、得不偿失。“自媒体”也要认识到,蹭热度应有限度,万不可违法违规,自断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