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枫
近日,宁波原创越剧《走马御史》首次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演艺人员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演技以及故事中那正与邪、廉与贪之间的较量,让观众仿佛置身千年之前那段尘封的历史,不时拍手称快。
《走马御史》讲的是北宋年间宁波鄞县走马塘村人陈禾的历史故事。故事中陈禾官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作为御史,陈禾不畏权势,敢于触颜直谏,在被奸臣污蔑贬为地方知州后,得知奸臣王黼拜相掌权,陈禾宁可辞官回乡也不接受王黼的调任。陈禾坚守信念,捍卫真理的为官品格,无一不体现着这位前辈贤者一身正气的傲骨之志。
何为傲骨?孟子曾对此种气质品格列有三种标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著名画家、教育家徐悲鸿也曾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常用来形容有志之士不会甘于权贵、不会受于妒恨高傲不屈的风骨。傲骨是一身正气,不屈服的精神,是遇事敢于面对现实,坚持原则,是拒绝同流合污,不媚俗,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使自己的行为有章可循,它所形成的是正义原则下的尊重他人,严于律己,以集体意识、民族精神为核心,是一种洁身自爱、张扬美德的高尚品质。
傲骨也可以是多种表现形式。傲骨可以是司马迁身负大辱为民族修史记事的坚韧,可以是文天祥宁死不叛忠心耿耿的正气,可以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行民族大义无欲则刚的气节,也可以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长年日理万机,无私无怨的政治奉献……历史上无数的伟人们用他们坚守的傲骨之志铸就成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照亮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
宋人陈禾的故事就是给我们展现了作为一个好官、清官的铮铮傲骨,而今天我们为何要学习这些伟人们的傲骨之志,不仅因为这是一种体现素质修养的优质精神品格,更是因为这种精神品格与共产党人的宗旨修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党员干部应身怀傲骨之志,在磨难历练中锤炼党性,在为民服务中坚守操守,维护正气,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正视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严守底线,同时对待成绩胜不骄、败不馁,全心全意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宏图大业。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将傲骨之志把握到队伍建设过程中去,抓好主体责任,要敢于指错纠错,切勿搞一团和气,对不良现象要抓早、抓小,同时也要敢抓、敢管,对违纪现象更要及时批评制止,为维护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当好排头兵与领头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