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打造“数据铁笼”是防腐反腐可行之道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3-04-14 10:09:27  稿源: 宁波日报

  易其洋

  卸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两个月后,李再勇被查,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后被查的第四“虎”,也是贵州省今年的首“虎”。生于1962年8月的李再勇,曾担任贵州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贵州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李再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同其他被打的“老虎”差不多,没啥好议论的,倒是他当年倡导打造“数据铁笼”反腐败,值得一议。

  2018年1月,贵阳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时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的李再勇揭牌并讲话,说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资料显示,李再勇非常推崇发展大数据产业,称在反腐方面要打造“数据铁笼”,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进行数据化记录、分析、监管,构建大数据监管技术反腐体系。

  权为民所赋,必须为民所用。失去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会滑向腐败的深渊。权力的行使,要有边界,掌握权力者不能为所欲为,得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怎么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办法也许很多,如果不“因人废言”的话,李再勇主张打造“数据铁笼”,无疑是一条可行之道。

  官员腐败,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遭人“围猎”,得了人家的钱财或美色,行使权力时,必然不走正道,突破边界,对钱财、资源、岗位等的分配不合规范、违背常理、违反法纪。而这些,是会留下“痕迹”、能被大数据捕捉到的。

  李再勇认为,“数据铁笼”的核心就是,每一个干部的权力使用和运行要阳光,只有在阳光下,权力的使用才会最大限度地压缩自由裁量权,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对权力运行进行数据化记录、分析、监管,打造一个“数据铁笼”,哪个环节一旦有“情况”,“数据铁笼”就会发出警报,那么,有人想滥用职权,就不可能轻松突破监管防线,甚至“如入无人之境”。

  一个例子,可为佐证。公车使用,曾流行“3个1/3”:官员用1/3,司机用1/3,官员亲属用1/3;也有过许多“笑话”,像一辆公车一年换了40个轮胎,等等。借助大数据监管公车,“公车私用”便没那么容易了。像上月初,鄞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收到一条来自“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发出的红色预警信息,信息显示:“某镇一辆公车4天内先后2次累计加油73.77升,行驶里程数却仅有32公里,涉嫌私车公养。”收到信息后,当地纪委监委展开核查,发现该镇2名驾驶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违规使用单位公车加油卡为私车加油。最终,2人均受到相应处理。

  2021年以来,浙江省加快建设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运用数据碰撞分析(跟踪比对同类数据,梳理寻找“矛盾数据”),自动发现异常信息并实时预警,实现对公权力运行的全天候监督。去年以来,共发现红色预警信息8.4万余条,查实率67.6%,处理4万余人次,采取留置措施34人,挽回经济损失1.68亿元。不光如此,通过对红色预警信息的分析研判,自动生成区域性领域性问题信息,举一反三推进面上整改、系统治理,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2018年1月,李再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数据铁笼”工程建设已经在贵阳市40多个政府部门实现了全覆盖。李再勇是“官场中人”,应该明白权力腐化的门道,提出以“数据铁笼”监督和约束权力,足见其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是有认识的,也想到了一条挽救自己和他人的可行之道,算得上对症下药。

  李再勇贪腐,不管是在他打造“数据铁笼”之前还是之后,都不应该成为否定“数据铁笼”的理由。相反,这只“贵州虎”出事,再次说明,更应该把管党治党的着力点放在“防腐”上,强化源头治理。要从一堆堆“苍蝇”、一群群“老虎”的贪腐形迹中,摸索出那些可能触发“警报”的路数、容易被“突破”的环节、隐而不显的漏洞,一步步把“数据铁笼”扎得严密紧实,和其他体制机制一道,真正能把权力关进笼子,切实减少乃至禁绝腐败增量。

编辑:郑晓华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