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祥
日前,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动员会强调,主题教育“要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
感情,是人们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感情越深,内心越热爱;感情越真,内心越执着;感情越纯,内心越清明;感情越浓,内心越笃定。反之,内心就会冷漠、拒绝、排斥。主题教育强调“带着感情学”,针对的正是一些不带感情学的现象。
比如,有的感情“虚”,口头说重要,做起来次要,对人说重要,自己却不要;有的感情“假”,图形式、走过场,笔记做了,台账有了,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有的感情“飘”,学点皮毛,装点门面,知之不多不深;有的感情“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投入、不专注,不研究、不实践,学用“两张皮”;有的感情“薄”,认为学习理论枯燥乏味,不愿学。这些虚情假意的学习,是学风不正、党性不纯的反映,直接影响学习成效,必须坚决防止和克服。
带着感情学,不是虚假空洞的,而是真切具体的。一个人对理论学习的感情,愈热爱愈学习,愈学习愈认同,愈认同愈笃行。1939年底,毛泽东在延安时谈到,“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正因他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感情、全心投入,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真挚向往,才有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感人典故。这启示我们,能不能带着感情学、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学,对理论学习至关重要。
只有带着感情学,才能学出感情来、学出干劲来、学出责任来。带着感情学,一方面,应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根本需要、融入人民的美好愿望与幸福追求,学习它就要真心热爱、真正认同;另一方面,应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在联系实际、破解难题、创新发展中增强理论自信,从而自觉把它作为指导当前各项工作的“魂”和“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