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双方均不愿养娃不许离婚”保护未成年人利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3-06-07 11:23:22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丁家发

  江苏夫妻方某(化名)和于某(化名)婚后育有一女,双方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此前方某曾提出离婚诉讼,但被判驳回。1年后,方某再次起诉离婚,并要求孩子由男方来抚养。于某以自己工作不稳定又居无定所,且未离婚状态下孩子一直由其母亲照顾为由拒绝。

  法院审理认为,夫妻二人在抚养子女问题上互相推诿,严重违反婚姻家庭道德规范,且被告不同意与原告离婚,故对原告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6月6日中国新闻网)

  这对夫妻真够奇葩,离婚时均不愿养娃,抛弃了应负的抚养责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可以直接把孩子判给其中一方抚养,但法院没有这么做,而是判决不许离婚。这种法融于情的判决,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也提醒抚养责任不可抛,让双方冷静下来,协商好孩子的抚养问题。

  夫妻感情破裂离婚,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的很常见,一方放弃抚养权的也不少,但双方都放弃孩子抚养权的,则极为罕见。其实,法律也考虑到离婚案件双方都不要孩子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均拒绝抚养子女的,可以先行裁定暂由一方抚养。据此,法院在双方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等没有争议情况下,可以判决离婚,并裁定由一方抚养子女。但“公事公办”的判决,将孩子“硬塞”给一方,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也很容易导致双方因孩子抚养费等问题而引发新的纠纷,让孩子的合法利益受损。

  离婚案件不仅仅涉及夫妻感情问题,还涉及财产、抚养等问题,一般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夫妻共同债务如何承担,以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探视等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子女抚养的问题,如果在判决离婚时没有妥善处理好,就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让孩子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当然,一纸判决可以裁定抚养权,但并不能“案了事结”。从心理上讲,被迫接受抚养,一般都会出现抵触情绪。可想而知,因判决被迫接受抚养的一方,如果将孩子视为负担,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不愿意承担孩子的抚养责任,而另一方对孩子也不再过问,那么,孩子究竟谁来抚养?出现这种情形,孩子便成了离婚的“牺牲品”。

  本离婚案件中,法院判决双方不许离婚,一方面,提醒夫妻双方都负有抚养的责任,也给两人一次冷静思考的机会,反思是否真正感情破裂,到了必须“分道扬镳”的地步;另一方面,让双方在没有第三方介入情况下,把孩子的抚养问题协商处理好,比法院直接作出冰冷的判决更加好一些,后期一般也不存在不愿意抚养孩子的问题。从以上方面看,“双方均不愿养娃不许离婚”判决,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编辑:陈晓怡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