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 臻
品,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概念,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少领域,如古代官吏的级别,共分九品;喝茶叫品茗,下棋讲棋品。说到文学艺术,则有文品、诗品、画品和书品等。在琴棋书画中,“品”字除了指“风格”“格调”,还有“品味”“品评”的意思,用当今的语言来说,就是评判、批评与判断,也就是鉴别真假优劣的审美评判活动。
“书品”之论,起于魏晋六朝时代,南朝的庾肩吾,正式以“品”字评书。他模仿“九品中正制”的品人之法,将书法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个等级,计九个等级。到了唐代,柳公权面对皇帝说出了“心正则笔正”的名言,把书品和人品联系起来。宋代文人中持这一观点的更为普遍。苏轼论书曾说:“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性,不可乱也。”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元明清三代,品评书法已将书家的“人品”强调到空前的高度。清代李瑞清说得好:“学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绝非胸怀卑污而书能佳,以可断言也。”
立艺先立德,人的德行是成就事业和艺术的根本。古往今来,大凡经典书法作品多渗透着深厚的道德意味和人文精神。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忠心耿耿,刚正不阿。其书法雄浑刚劲,气度轩昂,体现出一种庄严正大的“庙堂之气”,尤其是《祭侄文稿》,笔笔似血,字字如泪,英风烈气,将他高尚的品格、诚挚的情感和超凡的艺术功力高度融合,玉成了一篇顶尖的书法艺术珍品,受到人们永远的喜爱。而宋代的蔡京,却是一个反面典型,他迎合并怂恿宋徽宗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宋史》评价其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打击政敌不择手段。后人评其书法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有人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本应是蔡京,因不齿其为人,选其堂兄蔡襄取而代之。其他如人们所熟知的秦桧以及民国汪精卫,尽管在书法上均有较高造诣,但因人品卑劣,故书法也被打入冷宫。
书法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植根于文化沃土,受到儒、道、释思想的浸润和制约。书法除了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文化价值。《老子》提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和贵德。”《礼记·乐记》中说:“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对书法家提出了品性、学识、智慧、功夫、情趣等五种素质要求,其中更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切都以“反求诸己”为着力点。这种文化和道德的精神力量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让其恪守价值准则,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历代书家既重书品,更重人品。“艺以载道”“书品即人品”“书以人重”成为一贯思想原则。由此可见,道德修养乃书家立身之本,也决定着作品境界的高低。流传下来的经典书法作品,都深深打上了人格的烙印。
再从人们的欣赏心理来看。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可能脱离人和社会而独立存在,欣赏者对书法价值的判断必然会受到书家人格因素的影响。在传统审美中,人们总喜欢把美好的事物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意义时,该事物才值得崇敬,才算达到较高的审美价值。面对一幅书法作品,假如作者人品不好,甚至大节有亏,对其人、其字便心生厌恶。反之亦然。
从古到今,对于书法和人品的关系,历来有两种声音。有人主张学写字先要学做人,也有人认为写字与做人没有关系,这种争论今天仍在继续。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学书人,首先应该把做人放在第一位,重品行修养,树君子之风,养浩然正气,实现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共同提升。我们在学写字时,选定某个字帖,也就选择了某个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说,“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为什么学和学什么,接下来的诗句讲得很明白:“勿谓在屋漏,人见汝肺肝。节义实大闲,忠孝后代看。”强调在书法经典的学习和感悟中,使心灵得以涤荡。
希望陆游的“自勉”,能成为广大书友的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