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广春
“‘华师917美食节’100张‘美食霸王卡’(价值500元)免费领!点击网址……”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的3.4万名大学生收到了这一短信,有10%的同学点击了链接,其中321名大学生填写并提交了详细个人信息。他们不知道的是,若网络这头不是警方在“钓鱼”演练,那么他们已成为可能被骗的高危人群(9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此次反诈“钓鱼”,幸亏走在了社会诈骗前面。通过活动,“上当”的大学生再也不会盲目乐观地高估自己的反诈警惕性,不会对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持无所谓态度。随着反诈知识不断普及、反诈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会对各种诈骗形式形成高度的戒备与警惕,上当受骗率会逐渐走低。
网络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利用网络科技为人类造福,不法分子却在利用它瞄准人性弱点,不断翻新诈骗手段,使诈骗更隐蔽且不易被察觉。对各种投资理财骗局、低价利诱陷阱、打工高薪诱惑等诈骗,大学生仍需保持高度警惕性,多一点思考,少一些贪小,少一些上当受骗。
电信网络诈骗往往令人防不胜防,我们在明处,诈骗者在暗处,诈骗时间、内容、形式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反诈工作任重道远。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努力营造“天下无诈”的良好氛围,是未来各方需要集中精力、共同面对的课题。
反诈宣传要不拘一格,以创新举动应对诈骗。反诈“钓鱼”就是一种反诈创新。有的地方警企联合推出“反诈奶茶”“防诈快递”“反诈主题公交车”,与辖区酒店、餐馆、影院等合作,以消费优惠形式助力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有的送“反诈蛋”、推“防骗围裙”,这些多维度反诈宣传起到了良好效果。
对于个人来说,反诈需要反思己过,不能低估诈骗者的智商。点击链接和填写并提交个人信息的大学生,有的通过外卖软件抽奖尝过优惠甜头,有的看到学校的名头就不再怀疑,有的明知可能是诈骗信息,自认为不涉及金钱,就不在乎个人信息安全……这些就是诈骗得以成功的“漏洞”。所以,我们应时刻保持防范意识,筑牢反诈防火墙,捂住财产和个人信息的“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