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国潮味十足的“科达眼镜”、怀旧腔调的“老街李记百货”、古香古色的“金城小院”、青春炫酷的“星野营地火锅”……甘肃兰州街头这些令人惊艳的门头牌匾,不仅没有被“强拆”,还登上了优秀门头牌匾表彰大会的领奖台。近日,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在兰州东方红广场举办表彰大会,对百家优秀门头牌匾设置商户和优秀组织单位予以隆重表彰。(9月21日《工人日报》)
前些年,许多城市在进行市容整治时,热衷于追求表面上的整齐统一,要求店铺招牌采用同样的款式、颜色、字样等,导致呈现出枯燥乏味的“千店一面”现象,缺乏个性和特色,甚至闹出了“黑白店招”“丧葬风”等笑话,遭到社会各界和舆论的批评。此次,兰州市开展评选“精美门头牌匾”活动,表彰具有独特魅力和创意的门头牌匾,乃是一次有力的纠偏,推动店招重回百花齐放的正轨。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店铺门头牌匾,这些不仅是店铺的标志,也是商业文化的一部分,为城市增添了光彩。店铺在设计自家招牌时,往往要根据经营类别、服务对象、品牌定位、竞争差异性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店招,或生动有趣,或创意十足,或美轮美奂,不一而足。独特的店招,常常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回味无穷,达到宣传店铺、推广商品和服务的效果。
精美的店招百里挑一,能够延续下来,经得起消费者赞誉的,大都是花了很多的巧妙心思,历经时间的长期沉淀,逐渐成为经典。比如人们经常提到的香港、纽约、东京等城市街头五颜六色、风格各异、光怪陆离的店铺招牌,均是精心设计、持续更迭而成,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烘托出城市的繁华商业氛围,不仅给市民带来了视觉享受,也刺激了消费经济的蓬勃发展。
由此可见,一个城市的商业繁华程度,跟店招的丰富多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正所谓参差多态方为美,类型多样化、风格多元化的店招,乃是商家极具创意的智慧结晶,也是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而单调统一的店招设计,只会扼杀创意和灵感,消减市场竞争动力,使得城市商业文化和市场环境归于乏味、平庸。近年来,多地已经吸取了教训,从此前一味追求整齐划一的店招模式,转为杜绝“千店一面”,倡导多元生态的店招风格,乃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因此,兰州首次公开评选“精美门头牌匾”,不仅向大众释放了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信号,可以纠正“千店一面”的现象,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还有利于营造商业氛围,促进消费经济的繁荣发展。对此,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期待有更多城市跟进,积极转变城市管理思维,打造包容自由的营商环境,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商家自主经营权利,鼓励创意创新,进而涌现出更多精美门头牌匾,为城市文化和商业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